“嘿,老張,我在你這買的肥料,你說效果好的很,這都半個月了,沒啥效果不說,看起來長勢還不如別人的,這是不是假肥料啊?”
賣農資的老張巴拉巴拉解釋一通。
然后過了兩天又有人問:哎呀老張,我用你的肥料這么長時間,長勢沒啥變化,隔壁老王用得另外一家肥料,人家剛用2天,長勢呼呼的,葉子綠油油的,效果太明顯了,你這肥料是不是有問題?
問的人多了,老張自己心里也有些嘀咕:難道這次真的碰上假肥料了?
這個情景時常發生,特別是在種植觀念比較滯后的地區尤為常見,現在很多農民朋友評判一個肥料的好壞標準是是否快,我感覺有必要科普一下:快的肥料就是好肥料嗎?
“快就是好肥料”,筆者在調查中,很多農民朋友這樣固執地認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用肥誤區,實際恰恰相反,快的未必是好肥料。
這種追求性的心理是廣大農民朋友缺乏肥料知識以及種植水平較低造成的。盡管有些肥料效果不錯,但是由于效果表現慢,不能立竿見影,常被農民認為效果不好而受冷落。而一些高含激素或以氮素為主的肥料,因快反而受到很多農民的青睞。
一般來說,化肥產品肥效期如下(僅供參考):
碳銨當,肥效期15天;
氯化銨,肥效期25天,后期脫肥;
尿素,七,肥效期45天;
復合肥十,肥效期90天;
生物肥一般一個月左右,效果在生長周期長的作物還不是很明顯,但肥效可持續6-8個月;
激素類物質自身沒有多少營養,對增產沒有多大實際幫助;
肥料需要長期供應,是根據作物各個時期的生理特性配比施用,沒有必要盲目地追求性。
很多不法廠家為了迎合菜農朋友們的“快速”心理,于是在沖施肥中過量添加激素類物質,降低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含量,本末倒置。
這種激素肥料在沖施后能夠1至,表面效果非常明顯,例如:葉片、莖稈生長迅速,果實膨大快,結果很多,菜農朋友就以為這是效果非常明顯的肥料,是“好肥料”。
結果在連續使用2-3次后,會發現植株底部葉片發黃,莖稈細弱,果實生長不良。蔬菜正常的生長期以及果實采摘期嚴重縮短,這就是濫用激素的后果。
但很少有農民注意到,這類肥料在施用后,常引起作物旺長、花芽分化差和早衰等問題,反而降低了總體產量。
特別是生物肥這種產品,施如土壤中之后,菌種適應土壤環境、繁殖都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在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作用效果會更緩慢一些,但不能因此就認為它是一個壞肥料。
甚至,有些作物在使用了生物肥之后,前期長勢反而不如正常用肥的,特別是小麥及一些需要移栽的蔬菜,這是什么原因呢?
作物生長是有規律的,根深才能葉茂,前期生根,中期長莖桿,后期結果實,如果用肥不合理或使用激素,在該長根系的時候,莖葉旺長,根系衰弱,那么莖葉再旺盛也只是一個表象,結果只會導致作物早衰死亡。
我們追求的是產量和質量,而不是莖葉,現在很多人抱怨我的莊稼長勢這么旺,別人的長勢一般般,為什么我的產量沒有人家高?那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用肥的問題。
總之,我們在選擇用肥的時候,不能單一以長勢來評判一個產品的好壞,要明白終的目的是產量和品質,能夠增產且品質的肥料才是好肥料。
化學肥料施到土壤里供作物吸收,其利用率一般不高,如水稻對氮肥的利用率為50%左右,磷肥的利用率為20%~30%。
若采用深層施肥,就能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肥分的損失。深層施肥的特點是把肥料施至耕作層深處,被作物慢慢吸收利用。
深層施肥的方式有以下四種:
耕田深施
這是深層施作基肥的一種方式。做法是在耕田前將田水排至近干,然后將肥料均勻撒布在田面上,再進行犁翻與耙平,隨后插秧。
面層深施
這是深層施作基肥的另一種方式。做法是在插秧一次犁翻后,即將肥料撒布在田面上,然后耙田后插秧。
球肥深施
這是追肥的一種方式。做法是將化肥與肥泥和水按一定的比例制成球肥,每個重約100克左右。追肥是將一個球肥塞入每4棵禾苗中間,深度7~10厘米。
液體深施
這也是追肥的另一種方式。做法是將化肥或農家肥用水配制成肥液,然后用施肥器施入土壤中,深約10厘米為宜。水稻深層施肥的方式主要有以上幾種,其中以球肥深施的效果,深層施肥以追肥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