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在市場上很常見,是一款很好的下酒菜,也是我們喜歡吃的一種零食,因此有了很大的市場,但是蠶豆在種植過程中會因為缺鉀而造成收成不好,那么,蠶豆為什么會缺鉀呢?蠶豆缺鉀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蠶豆多年連種,破壞了鉀素在生態系統中的平衡
蠶豆由于自身固氮作用,在粗種不管或粗種粗管的條件下也能獲得收成。群眾習慣于把土壤供肥性能好、耕性好的田塊用于種植小麥、油菜,供肥性能差、耕性差的田塊年年種植蠶豆。在我縣個別地區甚至有30~40年連種蠶豆的成片田塊。多年連作不僅有利于蠶豆病蟲害的發生危害,而且破壞了農田生態平衡。在土壤生態上,形成鉀素的單向流動,導致土壤含鉀量的下降。因此蠶豆連作時間愈長,土壤缺鉀矛盾愈突出。
2.蠶豆鉀肥投入不足
土壤供鉀不足是造成蠶豆缺鉀的主要原因,鉀素養分主要依靠有機肥。近年來有機肥的比重不斷下降,鉀的虧損逐年增加,由于氮和磷的投入不斷增加,作物產量大幅度提高,作物對鉀的需求越來越大。
3.蠶豆產生離子拮抗作用
據研究K+、NH4+之間存在離子拮抗作用,從離子水合半徑看K+為5.32,NH4+為5.37,它們是在載體上的同一個結合部位,彼此之間互相抑制,NH4+離子的大量存在抑制K+離子的吸收,因此土壤中氮的含量過高也是造成土壤供鉀不足的重要原因,據試驗,在發病田中,隨著施氮水平的提高,蠶豆缺鉀的發病指數上升,蠶豆的單產及植株體內含鉀量呈梯級下降。
4.蠶豆土壤中N、P、K比例失調導致植株N/K比值高
據調查發病田的土樣分析,在發病田塊中,不同的土壤類型N/K比值不同,差距較大。由于土壤的N/K比例失調引起了植株N/K比值的變化。土壤氮鉀比值失調的主導因素是土壤鉀的含量;其次為氮的含量,當氮的含量基本相近的情況下,導致氮鉀比值增大主要取決于鉀,這為防治缺鉀癥狀的發生提供了施鉀依據。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蠶豆缺鉀的原因,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