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大家都比較熟悉,市場上比較常見,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在大面積種植過程,獼猴桃缺鉀會導致產品和產量的下降,那么,獼猴桃缺鉀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補救獼猴桃缺鉀問題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一、獼猴桃缺鉀原因
獼猴桃病葉含鉀量,是健康葉片含鉀量的一半,5月中旬取樣,健康葉片的含鉀量超過干物質的2.8%;8月中旬取樣含鉀標準量大于2%干物質。因此,當含鉀量低于干物質的2%時,即可出現缺鉀癥狀。
根據實驗調查結果顯示,修剪、采果會攜帶走部分鉀元素,成齡的果樹損失的鉀元素比幼齡樹多。僅果實一項,紅肉獼猴桃每1000千克果損失3~4千克。再者,果園內禾本科雜草,種植的苜蓿等植物,也從獼猴桃根系周圍的土層吸收奪走一些鉀元素。因而,容易出現土壤鉀元素缺乏,不能滿足獼猴桃的生長需要。
常見缺乏鉀元素因素有以下幾點
①紅黃壤土、沖積物發育的泥沙土、淺海沉積發育的砂性土及丘陵山地新墾土壤等,土壤含鉀量低或質地粗,土壤鉀流失嚴重,有效鉀不足;
②大量偏施氮肥,而有機肥和鉀肥施用量少;
③土壤中施入過量的鈣和鎂元素,因拮抗作用而導致缺鉀;
④排水不良,土壤還原性強,根系活力降低,對鉀的吸收受阻。
二、獼猴桃缺鉀后補救措施
1、較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直接補施鉀肥,可以緩解缺鉀癥。常使用的有硫酸鉀、氯化鉀兩種鉀肥。
實踐證明,紅肉獼猴桃對氯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一般作物,并且對氯的需求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當鉀肥供應不足時,對氯的需求量更大。因此,施用氯化鉀肥料比硫酸鉀更好些。
通過國外試驗證明,生長期3個月內,施4次氯化鉀,每次每畝6.7千克,不但沒有產生氯離子中毒現象和抑制獼猴桃生長,反而果實產量明顯增加。由此可見,獼猴桃可以忍耐高濃度的氯離子。每次施鉀肥,不能過量,因鉀離子濃度大,會抑制根系對鎂、鈣離子的吸收,出現缺鎂、缺鈣。總結四川歷年來施肥的經驗是,每年追施2~3次,每畝年施氯化鉀30~33.5千克為宜,就能使紅肉獼猴桃正常生長發育。
2、適量掛果,勿使樹體負荷過重,損失鉀過多。適當控制氮肥施用量。在缺鉀初期葉面噴霧含量0.2%~0.3%磷酸二氫鉀,或0.3%氯化鉀,或0.3%硫酸鉀。生草栽培果園要加大施鉀量。
以上就是獼猴桃種植管理技術簡單介紹。更多作物種植管理技術請關注1988.TV火爆農化招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