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必備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的播種面占全國糧食作物的1/4,而產量則占一半以上。水稻的栽培歷史已有14000~18000年。下面是針對二化螟的一些防治技術,包括在農藥殺蟲劑方面的選擇。
水稻二化螟又稱鉆心蟲、蛀心蟲,屬鱗翅目螟蛾科,以幼蟲鉆蛀水稻莖桿危害。二化螟危害極大,防治不好的田塊損失20—30%,嚴重的能造成絕收。
一.為害特點
幼蟲鉆蛀莖桿,因危害部位和生長時期的不同而表現不同。初孵幼蟲危害集中在葉鞘內取食內壁組織,造成枯鞘。2齡后開始蛀入稻莖危害,分蘗期造成枯心,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灌漿成熟期造成蟲傷株。幼蟲常群集危害,鉆蛀孔圓形,孔外常有少量蟲糞,一根稻桿中常有多頭幼蟲,多者可達數十頭甚至過百頭,桿內蟲糞較多。一般一頭幼可危害3—5株水稻。
二.防治技術
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做到生態控制和化學防治相結合,努力適應“公共植保,綠色植!币螅唧w措施如下:
1、農業防治:
秋后、早春將水稻根茬、莖桿集中燒毀,減少越冬蟲源,發現枯鞘、枯心、枯穗的被害株時,應及時撥除,不但可減少蟲量,而且可以防止幼蟲轉株危害。
2、化學防治:
(1)50%蟲殺手可溶粉每畝50克;
(2)18%殺蟲雙水劑每畝150—200毫升,兌水噴霧。整個水稻生育期間用藥3—5次(間隔7—10天);
(3)用5%銳勁特懸浮劑每畝30—40毫升,兌水40—50升噴霧,藥效期可長達20—30天。
上述各種方法的施藥時期保持3—5厘米淺水層3—5天 ,可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