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葉腫病又稱之為餅病,該病害導致幼嫩組織受害,主要危害作物的花芽、嫩葉和新梢,養殖人員應及時了解杜鵑花葉腫病癥狀及防治措施。
杜鵑花葉腫病癥狀:葉片正面初為淡黃色半透明的圓形斑,后為黃色,下陷;葉背面淡紅色,肥厚腫大,隨后隆起呈癭瘤,癭瘤表面有厚厚灰白色的粉層,如餅干狀,葉枯黃早落。嚴重時葉柄病斑連片,畸形肥厚。嫩梢發病時,頂端產生肉質蓮狀葉,或為瘤狀葉,后干縮為囊狀。花瓣感病后,異常肥厚,呈不規則的癭瘤;ㄑ渴芎Τ蔀槿赓|變厚變硬。
杜鵑花葉腫病癥狀的發病規律:病害一年發生兩次,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以春末夏初常見,3-5月較嚴重。溫度較低,月平均氣溫在15-20攝氏度時,相對濕度為80%以上,陰雨連綿,陽光不足,植株生長柔嫩,病害容易流行。高山杜鵑發病重。
杜鵑花葉腫病的防治措施:
(1)初現病狀而在病部未形成白色粉狀物時,立即摘除感病組織,集中燒毀。不要將帶病苗木引入無病區。
(2)發芽前噴2-5波美度石硫合劑。
(3)發病前,尤其在抽梢展葉時可噴灑0.5-1%波爾多液或80%代森鋅500倍液。發病時噴灑65%的代森鋅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