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國重要的大田糧食作物,而玉米矮花葉病的出現,導致玉米嚴重減產,一般可使玉米減產5%-10%。玉米矮花葉病又叫花條紋病、黃綠條紋病,病原為玉米矮花葉病毒病。
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以感染發病,以苗期侵染的植株癥狀明顯,損失嚴重。病株黃弱瘦小,生長緩慢,株高常不及健株高度的一半。病苗初在心葉基部葉脈間出現許多小點或斑駁,沿葉脈排列成斷續的長短不一的條點。癥狀逐漸擴展至全葉,在粗脈間形成幾條長短不同,顏色深淺不一的退綠條紋,葉肉失綠變黃,葉脈仍保持綠色,因而又被稱為花葉條紋病,病情進一步發展,葉色變黃,組織變硬變脆以至干枯。病株多數提前枯死,不能抽穗。
玉米矮花葉病毒在雀麥、牛鞭草等寄主上或在某些品種的種子內越冬,成為重要初侵染源,有玉米蚜、桃蚜、二叉蚜等20多種蚜蟲傳播,以非性方式傳播和汁液摩擦傳播。發病潛育期在20-32℃時約7天,35℃以上時約4-5天。帶毒蚜蟲數量大、氣候干旱、管理粗放的地塊發病重。春玉米發病一般輕于夏玉米,早播夏玉米輕于遲播夏玉米。降雨次數多、雨量充沛的年份,不利于蚜蟲的遷飛和傳播,病害發生輕。玉米雜交種比親本自交系抗病。
防治措施:
1.栽培管理措施
(1)種植抗病的優良雜交種,如魯玉11、魯單46、魯單053、吉單321、植941、等。
(2)調整播期,使玉米幼苗期避開蚜蟲從小麥田向玉米田遷飛的高峰。
(3)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拔除病株銷毀。
(4)育苗移栽,可減輕病害發生。
2.藥劑防治
用玉米種子重量0.1%的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苗期蚜蟲、薊馬、飛虱效果明顯。當發現中心蚜株可噴施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當有蚜株率達30%-40%,出現蜜露時應進行全田普治。還可使用毒沙防治,每667㎡用40%樂果乳油50豪升,對水500升稀釋后,拌15千克細砂土,然后把拌勻的毒沙均勻地撒在植株心葉上,每株1克。可兼治薊馬、玉米螟、粘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