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化學農藥已經被證明對環境和身體有害,還好有一些生物農藥可以幫助你消滅害蟲,那么生物農藥如何使用?生物農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生物農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微生物農藥
掌握溫度 微生物農藥的活性與溫度直接相關,使用環境的適宜溫度應當在15℃以上,30℃以下。低于適宜溫度,所噴施的生物農藥,在害蟲體內的繁殖速度緩慢,而且也難以發揮作用,導致產品藥效不好。通常,微生物農藥在20~30℃條件下防治效果比在10~15℃間高出1~2倍。
把握濕度 微生物農藥的活性與濕度密切相關。農田環境濕度越大,藥效越明顯,粉狀微生物農藥更是如此。在早晚露水未干時施藥,使微生物快速繁殖,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避免強光 紫外線對微生物農藥有致命的殺傷作用,在陽光直射30和60min,微生物死亡率可達到50%和80%以上。選擇陰天或傍晚施藥。
避免雨水沖刷 噴施后遇到小雨,有利于微生物農藥中活性組織的繁殖,不會影響藥效。但暴雨會將農作物上噴施的藥液沖刷掉,影響防治效果。要根據當地天氣預報,適時施藥,避開大雨和暴雨,以確保殺蟲效果。
另外,病毒類微生物農藥專一性強,一般只對一種害蟲起作用,對其他害蟲完全沒有作用,如小菜蛾顆粒體病毒只能用于防治小菜蛾。使用前要先調查田間蟲害發生情況,根據蟲害發生情況合理安排防治時期,適時用藥。
植物源農藥
預防為主 發現病蟲害及時用藥,不要等病蟲害大發生時才防治。植物源農藥藥效一般比化學農藥慢,用藥后病蟲害不會立即,施藥時間應較化學農藥提前2~3天,而且一般用后2~3天才能觀察到其防效。
與其他手段配合使用 病蟲害危害嚴重時,應當首先使用化學農藥盡快降低病蟲害的數量、控制蔓延趨勢,再配合使用植物源農藥,實行綜合治理。
避免雨天施藥 植物源農藥不耐雨水沖刷,施藥后,遇雨應當補施。
生物化學農藥
生物化學農藥是通過調節或干擾植物(或害蟲)的行為,達到施藥目的。
1.性誘劑 性誘劑不能直接殺滅害蟲,主要作用是誘殺(捕)和干擾害蟲正在交配,以降低害蟲種群密度,控制蟲害過快繁殖。因此,不能完全依賴性引誘劑,一般應與其他化學防治方法相結合。如使用桃小食心蟲性誘芯時,可在蛾峰期田間始見卵時結合化學藥劑防治。
開包后應盡快使用 性誘劑產品易揮發,需要存放在較低溫度的冰箱中,一旦打開包裝袋,應盡快使用。
避免污染誘芯 由于信息素的高毒敏感性,安裝不同種害蟲的誘芯前,需要洗手,以免污染。
合理安放誘捕器 誘捕器放的位置、高度、以及氣流都會影響誘捕效果。如斜紋夜蛾性引誘劑,適宜的懸掛高度為1~1.5m;保護地使用可依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小白菜類蔬菜田應高出作物0.3~1m;高秸稈類蔬菜田可掛在支架上;大棚類作物可掛在棚架上。
防止危害益蟲 使用信息素要防止對有益昆蟲的傷害。如金紋細蛾性誘芯對壁蜂有較強的誘殺作用,故果樹花期不宜使用。用于測報時,觀測圃及鄰近的果園果樹花期不宜放養壁蜂和蜜蜂。
按規定時間及時更換誘芯
2、植物生長調節劑 選準品種適時使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會因作物種類、生長發育時期、作用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應。使用時應按產品標簽上的功能選準產品,并嚴格按標簽標注的使用方法,在適宜的使用時期使用。
掌握使用濃度 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不是“油多不壞菜”。要嚴格按標簽說明濃度使用,否則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如生長素在低濃度是促進根系生長,較高濃度反而抑制生長。
藥液隨用隨配以免失效均勻使用 有些調節劑如赤霉素,在植物體內基本不移動,如同一個果實只處理一半,會致使處理部分增大,造成畸形果。在應用時注意噴布要均勻細致。
不能以藥代肥 即使是促進型的調節劑,也只能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起作用。
蛋白類、寡聚糖類農藥
該類農藥(如氨基寡糖素、幾丁聚糖、香菇多糖、低聚糖素等)為植物誘抗劑,本身對病菌無殺滅作用,但能夠誘導植物自身對外來有害生物侵害產生反應,,產生抗病性。使用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應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生初期使用 病害已經較重時應選擇性殺菌劑對癥防治。
藥液現用現配 不能長時間儲存,無內吸性,注意噴霧均勻。
天敵生物
目前應用較多的是赤眼蜂和平腹小蜂。提倡大面積連年放蜂,面積越大防效越好,放蜂年頭越多,效果越好。使用時需注意:
合理存放 拿到蜂卡后要在當日上午放出,不能久儲。如果遇到極端天氣,不能當天放蜂,蜂卡應分散存放于陰涼通風處,不能和化學農藥混放。
準確掌握放蜂時間 結合蟲情預測預報,使放蜂時間與害蟲產卵時間相吻合。
與化學農藥分時施用 放蜂前5天、放蜂后20天內不要使用化學農藥。
類農藥
類農藥的使用同化學農藥,如阿維菌素、多殺霉素等。但多數類殺菌劑不易穩定,不能長時間儲存,如井岡霉素,容易發霉變質。藥液要現配現用,不能儲存。某些農藥如春雷霉素、井岡霉素等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農作物撒施石灰和草木灰前后,也不能噴施。
生物農藥如何使用?生物農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國內生物農藥市場將會持續迅猛發展的態勢。民眾對食品和環保的日趨重視,都促進了我國生物農藥銷量的激增,有毒農藥逐漸退出市場將會給生物農藥騰出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