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額負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害蟲,如果在作物生長過程中不能及時防治就會導致作物嚴重減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短額負蝗的有效防治技巧,希望對大家種植作物防治短額負蝗有所幫助。
短額負蝗在我國東部地區發生居多。在華北一年1代,江西年生2代,以卵在溝邊土中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孵化盛期,7—8月羽化為成蟲。喜棲于地被多、濕度大、雙子葉植物茂密的環境,在灌渠兩側發生多。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20-30mm,頭至翅端長30-48mm。綠色或褐色(冬型)。頭尖削,綠色型自復眼起向斜下有一條粉紅紋,與前、中胸背板兩側下緣的粉紅紋銜接。體表有淺黃色瘤狀突起;后翅基部紅色,端部淡綠色;前翅長度超過后足腿節端部約1/3。卵長2.9-3.8mm,長橢圓形,中間稍凹陷,一端較粗鈍,黃褐至深黃色,卵殼表面呈魚鱗狀花紋。卵粒在卵塊內傾斜排列成3-5行,并有膠絲裹成卵囊。若蟲共5齡:1齡若蟲體長0.3-0.5cm,草綠稍帶黃色,前、中足褐色,有棕色環若干,全身布滿顆粒狀突起;2齡若蟲體色逐漸變綠,前、后翅芽可辨;3齡若蟲前胸背板稍凹以至平直,翅芽肉眼可見,前、后翅芽未合攏蓋住后胸一半至全部;4齡若蟲前胸背板后緣中央稍向后突出,后翅翅芽在外側蓋住前翅芽,開始合攏于背上;5齡若蟲前胸背面向后方突出較大,形似成蟲,翅芽增大到蓋住腹部第三節或稍超過。
【寄主】:白菜、甘藍、蘿卜、豆類、茄子、馬鈴薯、丹參、玄參、地黃、黃芪、菊花、紫蘇、薄荷、鳳仙花等各種蔬菜、農作物及園林花卉植物……以成蟲、若蟲食葉,影響植株生長、降低蔬菜商品價值。以卵在溝邊土中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孵化盛期,7-8月羽化為成蟲。喜棲于地被多、濕度大、雙子葉植物茂密的環境,在灌蕖兩側發生多。短額負蝗通常零星發生,田間以人工捉拿為主,不單獨采取藥劑防治。
【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短額負蝗發生嚴重地區,在秋季、春季鏟除田埂、地邊5cm以上的土及雜草,把卵塊暴露在地面曬干或凍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蓋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賄不能出土。②保護利用麻雀、青蛙、大寄生蠅等天敵進行生物防治。④人工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