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座位三大谷物之一,在全世界有大量的種植面積。在我國大田糧食作物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小麥種植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病蟲害威脅小麥的生長,在小麥中后期尤為重要。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小麥生長中后期防治病蟲害的技巧。
抽穗后揚花初期重防赤霉病兼治吸漿蟲:近幾年小麥赤霉病在北方冬麥區的為害逐年加重,尤其是2012年整個江淮區域及華北各地的冬小麥赤霉病大面積流行,給小麥產量造成明顯損失。2013年,小麥赤霉病的發生形勢依然嚴峻,必須高度重視、嚴格把控。
小麥赤霉病的侵染高峰期是在有雨水或露水珠條件下的小麥揚花初期。所以,看天施藥非常關鍵,仔細噴藥不可忽視。5月初,小麥進入揚花期時,如果遇到連續降雨空氣濕度大的天氣,盡早噴藥防病。可以選用40%多福溴菌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0%氟硅唑1000倍液或25%腈菌唑2000倍液等,每畝地不少于30公斤藥液并兌上有機硅助劑,對準麥穗均勻噴灑。要用足藥量,施藥后3-6小時內遇雨,雨后應及時補治。在赤霉病菌已對多菌靈產生高抗藥性的地區,應停止使用多菌靈等苯并咪唑類藥劑,以防治效果;如病害流行,防治結束,需隔5-7天防治第二次,確保控制流行危害。藥液中可以混配上高效氯氰菊酯或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兼治吸漿蟲成蟲等。
北方冬麥區大面積降雪降溫,對正處于孕穗的小麥小穗結實率會有較大影響,因此噴藥時好加進細胞分裂素或磷酸二氫鉀等以力促小穗結實。
揚花后灌漿初期重防穗蚜兼治白粉病和銹病:麥蚜,一直是小麥灌漿期集中在穗部為害的主要害蟲,如果控制不當對小麥的粒重影響很大。但怎樣做到一次性噴藥即可達到防治效果,也有講究。從返青到灌漿期,小麥蚜蟲在田間逐漸增長擴散,在灌漿初期天氣悶熱有利于穗蚜的繁殖和擴展,應特別注意其發生動態。當平均每穗有5頭以上蚜蟲時應立即噴藥防治。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畝、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40毫升/畝,鑒于這些藥劑沒有熏蒸作用,噴藥時必須要均勻噴灑每畝地不少于30公斤藥液。白粉病和銹病發生較重的麥田,可以在藥液中混配上25%腈菌唑乳油或丙環唑等殺菌劑予以兼治,另外好混配上優質磷酸二氫鉀兼防干熱風增粒重。
小麥抽穗至灌漿期是赤霉病、條銹病、麥蚜、吸漿蟲等多種病蟲交織發生危害的關鍵期,選用對路殺菌劑、殺蟲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或葉面肥等合理混用,及時用藥,均勻噴灑,防病治蟲抵御干熱風,達到一噴三防、省工節本和增產保產的目的。特別提醒,吸漿蟲重發區,應充分利用藥劑持效期,適當前移防治時間,在成蟲發生初期用藥。
以上這些就是小麥生長中后期的病蟲防治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作物種植栽培管理技術和肥料小知識小技巧請關注火爆農化招商網的百科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