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霜霉病主要為害葉片。葉片染病初生黃綠色斑點,擴展后變為淺褐色,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病情擴展后相互融合成不規則形大病斑,致葉片變黃褐色干枯。濕度大時,葉背可見灰色至紫黑色霉狀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別于瓠瓜細菌性褐斑病。該病為害較重。
【病原形態特征】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亞門古巴假霜霉菌 侵染所致。病菌以在土壤或病株殘體上的孢子囊及潛伏在種子內的菌絲體越冬或越夏。以孢子囊隨風雨進行傳播,從寄主葉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以后隨氣流和雨水進行多次再侵染。
病菌喜溫暖高濕的環境條件。適宜發病溫度為10~30℃,適為15~20℃,相對濕度90%以上容易發生流行。葉面有水滴或水膜病菌容易侵入和萌發。當溫度在20℃左右,相對濕度80%左右,持續6~24小時,則該病開始發生蔓延。春季多雨、多霧、多露,且溫度上升到20~25℃,霜霉病可迅速發生流行。
【病因】南方終年種植黃瓜、南瓜、瓠瓜地區,病菌在病株上輾轉為害。在北方冬季不能種植黃瓜、瓠瓜的地區,瓠瓜霜霉病的初侵染源尚未明確:病菌孢子囊有可能從南方的病株上隨風吹到華中或華北,輾轉傳播蔓延,發病后病部產生的孢子囊借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在田間瓠瓜霜霉病的流行與溫濕度關系密切,高溫、高濕,葉緣吐水和葉面結露利于發病。瓠瓜霜霉病發生比黃瓜霜霉病溫度要求稍高,其發病適溫為27℃,入夏以后連陰雨天氣多或忽晴忽雨或反季節栽培易發病,田間濕度大、通風不良或植株生長衰弱,發病重。
【防治方法】
1、普通方法
(1)地爬瓠瓜較搭架瓠瓜發病重,應改為搭架栽培。雨后注意排水降濕,發病初期摘除病葉,加強通風透光,生育中期適當追肥,增強抗病能力。
(2)為彌補雨季昆蟲授粉不充分,可在傍晚瓠子開花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產量。
(3)合理密植,并注意加強通風透光等措施,降低保護地內空氣濕度。
(4)高溫悶棚。發病期,晴天中午關閉風口,利用高溫悶棚2小時,氣溫掌握在45℃左右。
(5)科學施肥,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
2、藥劑方法
(1)從避免病害的角度棚室內濕度保持在90%~95%,尤其要縮短葉面結露的時間或將其控制在間歇狀態。生產上由于作物表面溫度因夜間輻射散熱作用,植株的體溫有時比棚室內氣溫低,當這時棚室內濕度處于飽和狀態時,氣溫和結露溫度(露點溫度)相等時,植株表面即產生結露,此外,日出后作物表面溫度上升速度較氣溫慢,當土表水分蒸發致相對濕度接近飽和狀態,則植株表面溫度低于露點溫度,這種情況也會出現結露。看來,結露可在兩種情況下出現,但其頻度則因地區、季節、設施條件不同而異。管理上設法縮短葉面結露持續的時間。
(2)發病初期噴灑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霜銅或甲霜鋁銅600倍液、72%霜脲錳鋅(克抗靈)可濕性粉劑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病情嚴重時可噴700倍液大水量,或改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顆粒劑700~800倍液,苦瓜對銅劑敏感苗期慎用,生長期要嚴格控制用量和濃度,以防發生藥害。苦瓜霜霉病與白粉病混合發生時可噴灑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600倍液加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收獲前4天停止用藥。
(3)煙霧熏治。每667m2每次用45%百菌清煙霧劑200-250g分堆放置,點燃后悶棚,一般于傍晚開始,次日早晨結束。
以上就是葫蘆霜霉病的防治方法。更多作物種植栽培管理技術和肥料小知識小技巧請關注火爆農化招商網。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為了讓廣大農藥肥料行業用戶能夠更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創新和發展,火爆農化招商網創建了一系列QQ交流群,希望廣大用戶誠信合作,財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