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需肥規律
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棉花吸收養分數量隨產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如以單位皮棉產量計算,則養分吸收量隨產量水平提高而減少,平均每生產100千克皮棉約吸收氮(N)12.0~14.5千克,磷(P2O5)4.0~6.3千克,鉀(K2O)12.3~15.5千克。N、P2O5、K2O之比約為1∶0.3∶1。
1、棉花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
棉花從發芽、出苗到吐絮、成熟的各個生育時期,都具有不同的生長中心。初花期以前,以擴大營養體為主,生長中心以生根、長莖、增葉為主,吸收養分的數量較少;初花期以后,生長中心轉向增蕾、開花和結鈴,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形成一個突出的吸肥高峰。花鈴期吸收的養分可占吸收養分總量的一半以上,進入吐絮期后,吸收養分又趨下降。
2、棉花不同器官中的養分含量及分配比例:
棉花不同器官中的養分含量有很大差別。葉片中的養分含量較高;種子中氮、磷含量較高;鈴殼中氮、鉀含量居上;纖維所含養分低。棉株吸收的養分在各器官中的積累及分配具有明顯的規律性。營養器官(根、莖、葉)中鉀的分配б例高于磷和氮,占棉株吸鉀總量的一半以上,氮、磷主要存在于生殖器官(種子、鈴殼、脫落蕾鈴)中,分別占吸收總量的60%和55%。
二、營養元素對棉花生長發育的影響
1、氮:適當提高氮素供應能促進出葉速度,增加葉面積,保持葉片活力并延遲衰老,使光合產物及時向生殖器官運輸,有利于蕾、鈴發育,增加結鈴數。棉籽中蛋白質的含量隨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但含油量隨施氮量的提高而下降,氮對纖維強度和衣分率的影響較小。
2、磷:棉花需磷雖然比氮少,但它參與棉花體內的一系列的代謝過程,如二氧化碳(CO2)同化、ATP形成以及核酸代謝等。磷與根系生長關系密切,缺磷棉株根系干重明顯減少。此外,出葉速度、單位葉面積也隨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缺磷土壤增施磷肥,能提高皮棉產量和纖維強度。
3、鉀:鉀能增加棉花葉面積和葉綠素含量,降低葉片氣孔阻力,有利于提高CO2同化率。鉀對葉片和莖的結構有深刻影響。缺鉀葉片結構松弛,角質層發育不良;富鉀葉片組織密實,角質層發育良好。缺鉀棉稈在褐斑部位,莖切面的表皮及皮層細胞呈不規則的干縮死細胞,而富鉀的棉稈橫切的細胞結構正常。鉀與皮棉產量和品質有密切關系,皮棉產量與葉片含鉀量呈明顯正相關,供鉀時衣分、纖維長度、衣指均得到改善。
4、硼:硼能促進棉株的光合強度及糖分運輸,為根系、蕾、鈴的發育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硼還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形成。嚴重缺硼棉花花冠伸長長度短,花粉粒小,畸形,并失去生活力;噴硼棉株花冠伸長長度明顯增加,花粉粒活力增加,因而缺硼棉株增施硼肥能提高單株成鈴數,單鈴重及衣分率,并改善棉花品質,纖維長度、增加籽指和衣指。
三、棉花施肥方案
1、氮肥:
棉花氮肥用量受到產量水平、土壤肥力、栽培技術和經濟效益等因素的影響。通常,土壤氮素對產量的貢獻可占60%~80%。每公頃產皮棉1350~1800千克,約需施氮120~220千克,施氮量進一步增加,增產效果降低。
氮素的施用時期應以花鈴期為主,此期需肥量大,其各期施肥比例為:苗期占20%,蕾期占15%,花鈴期占65%為宜。
不同氮肥品種對棉花的效果各異,硫酸銨、尿素、氨水、碳酸氫銨、硝酸銨、硝酸銨鈣、氯化銨、石灰氮等8個品種比較,以硫酸銨和尿素效果較好,氯化銨效果較差。
2、磷肥:
棉花施磷效果主要受土壤供磷水平的左右,一般土壤有效磷低于10毫克/千克的棉田,施磷有較顯著的增產效果,當有效磷高于20毫克/千克,施磷效果不明顯。施磷量每公頃75千克P2O5效果更好,施磷量為110千克P2O5產量更高。
棉花對磷的敏感期是在苗期2~3片真葉時,效率高峰期在花鈴期。由于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小,且容易固定,一般以作基肥深施,集中施的效果更好。
3、鉀肥:
一般認為,在土壤速起效鉀含量為100~150毫克/千克時,以每公頃施K2O75千克為宜;速起效鉀50~100毫克/千克時,以每公頃施150千克為佳;在一些嚴重缺鉀土壤(速起效鉀20~40毫克/千克),用量還可以增加。鉀肥以苗期、蕾期施用效果較好,早施鉀肥能促進苗壯、早發,抑制苗期病害,遲至花鈴期施用則效果降低。
4、硼肥:
硼肥施用方法受土壤速起效硼含量的影響。一般當土壤速起效硼低于0.2毫克/千克時,硼肥應作科肥;當土壤速起效硼為0.21~0.50毫克/千克時,可作苗期土壤追肥及花鈴期噴施,種肥效果較差;當土壤有效硼含量超過0.8毫克/千克時,以根外追肥效果好。硼肥作種肥每公頃用量為4~8千克,根外追肥的濃度為0.1%~0.2%,通常在蕾期、初花期、花鈴期各噴一次的效果佳。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棉花需肥規律和棉花施肥方案。了解更多農業種植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