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草甘膦,相比大家都不陌生。氨基酸,我們也都知道。但是此兩種物質之間的一段淵源相信許多人并不了解。草甘膦的發現,是源于一種氨基酸的合成。
1950年,瑞士一家名為Cilag的醫藥公司的工程師HenriMartin首次合成出了一種名為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的化合物,但并沒有發現其開發價值。20世紀60年代,孟山都公司在開發水軟化劑的過程中合成了100多個氨基甲基膦酸類化合物,另人意外的是,當對這種氨基酸化合物進行除草活性篩選時,發現其中兩個化合物有除草活性,但是除草活性很低,不足以開發成除草劑。Hamm和Franz兩位博士在1970年合成了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并發現其杰出的除草活性,并把這種化合物命名為草甘膦(glyphosate)。Baird和他的團隊于1971年對草甘膦的除草活性進行了研究后,孟山都公司推出了個草甘膦產品——農達(Roundup)。
草甘膦在土壤溶液中主要以兩性離子的形式存在,其結構式中含有羧基、氨基和膦酸基,這些基團能與礦質表面及金屬離子發生復合反應而失去活性。草甘膦在土壤中主要依靠土壤微生物降解,不會長期殘留在土壤中影響后茬作物,在自然環境中,特別是在長期使用草甘膦地區的土壤中,存在種類繁多的能耐受或降解草甘膦的,降解半衰期為60天左右,降解的中間產物是作物及自身的營養體,對土壤環境無明顯不良影響。
耐草甘膦作物的研發成功,有效地解決了草甘膦無法在作物田直接使用的難題,自1996年耐草甘膦作物商業化種植以來其種植面積也在成倍增加。由于礦物能源的短缺,人類對生物能源需求急劇上升,大豆作為食品、飼料、生物柴油的來源,玉米作為食品和燃料乙醇的原料,棉花作為纖維的供給者,它們的種植面積正在迅猛增長。因此,耐草甘膦大豆、玉米、棉花及其他作物也將在范圍進一步推廣種植。草甘膦的發展不但促進了轉基因農作物的推廣,轉基因農作物的大面積種植也大大增加草甘膦的需求量。
時至今日,草甘膦作為除草劑已有40多年的歷史,在130多個國家登記使用。隨著少耕免耕以及定向噴霧技術的推廣應用,耐草甘膦轉基因作物的大面積推廣種植,草甘膦的應用量還將擴大,草甘膦在世界除草劑市場中還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溫馨提示:網站資料由網站用戶自行發布,請大家自辨真偽,回答只需提交一次,謝謝合作! | ||
昵稱: | ||
驗證碼: |
為了讓廣大農藥肥料行業用戶能夠更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創新和發展,火爆農化招商網創建了一系列QQ交流群,希望廣大用戶誠信合作,財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