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具有生長快,結果早、收益大、用途廣、栽培管理簡便、適應性強、根系發達、能保持水土等特點,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花椒種植,如何選苗關鍵!
花椒是落葉灌木,高3—5米,果、枝、葉、干均有香味,花椒性喜溫,生長發育期間需要較高的溫度,花椒對土壤適應性強,尤喜深厚肥沃,濕潤的沙質壤土;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嚴,在中性或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在山地鈣質土上生長更好,花椒喜光性強,在蔭蔽下生長,結實較差,萌芽力強,耐強度修剪,隱芽壽命長。
花椒生長快,結果早,一年生苗可高達1米,栽后2年即開花掛果,3年大量結果,延期15—20年,壽命30—40年,衰老后可以萌芽更新。
花椒種植的主要種類:
人工栽培的花椒在分類學上只有花椒這一個種。由于我國花椒繁殖一直采用種子育苗的實生繁殖辦法,加之栽培范圍廣泛,受遺傳變異內因和各地氣候影響的外因以及各地人們口味習慣導向作用,可以根據不同特點劃分許多品種。同一品種各地也都有不同命名和叫法,導致花椒品種雜亂,難以界定。通常是按其成熟時期,品質、色味,分為中晚熟麻辣型和中早熟淡麻型兩大類。茲對主要栽培品種介紹于下。
1、大紅袍:也稱獅子頭、大紅椒、圪塔椒、風椒、秦椒等。大紅袍以粒大、色紅、味濃、醇香而享盛譽,是各地都栽培廣的品種。大紅袍花椒中各地也有許多選擇出來的品種,如無刺椒,韓城的“黃蓋椒”,甘肅的“秦安一號”等。
樹體特征:灌木或小喬木,在自然生長情況下,樹形多為圓頭形或叢狀形,盛果期樹高3—5米,一年生新梢紫綠色,小枝硬,直立,節間較短,果枝粗壯,多年生枝灰褐色,皮刺大而稀,基部寬厚,常退化,隨枝令增加,刺尖純化而成瘤狀物。羽狀復葉有小葉5—11片,葉片廣卵圓形,葉尖漸尖,葉色濃厚,葉片較厚有光澤,表面光滑蠟質層較厚,油腺點不甚明顯。
果實特征:果梗較小,果穗緊密,果粒大,直徑5—6.5毫米,每穗一般有35—50粒,多的可達100多粒。成熟的果實濃紅色,表面有粗大、明顯的疣狀腺點;鮮果千粒重85克左右,成熟期在立秋前后,即8月下旬—9月上旬,但在宜川成熟期因海拔高度、立地環境、氣候變化較大,一般近黃河沿岸的地方較干旱年份,到8月中旬就有開始采收,而北塬地區的牛家佃鄉等地(海拔1200米左右),到9月下旬才能采收,早的和遲的差距近30天。正常情況成熟的果實不易開裂,采收期過于干旱,則可導致果實在樹上大量開裂。一般4—4.5公斤鮮果可曬制1公斤干椒,曬干后椒皮呈濃紅色。
栽培特點:生長快,結果早,豐產,穩產。一年生苗高可達1米以上,栽后三年可掛果,6—7年進入盛果期,盛果期株平均可產干椒可達1—1.5公斤,10—15年產量達到高峰,株產干椒可達3—5公斤。喜肥水,抗旱,抗寒性較差,適于在較溫暖的氣候和較肥沃、疏松的土壤栽培,特別是在“四旁”栽植的獨株,生長、結果更好,的株可產干椒可達7.5公斤,若立地條件瘠薄,則往往形成“小老樹”,是黃河西岸椒區和渭北椒區的主栽優良品種。
2、枸椒,樹體健壯、分枝角度較大,樹勢較開張;多年生枝灰褐色,皮刺大而尖,基部扁平;葉片較寬大,卵狀矩園形,葉色較大紅袍淺,呈淡綠或黃綠色;果穗不緊湊,果柄較長,顆粒小,果徑4MM左右,鮮果千粒重70克左右,處暑前后采收,果實色淡紅或黃紅,每3.5公斤可干制1公斤。特點:壽命長,發芽遲,花期晚,抗凍,抗晚霜危害力強。
3、小紅袍:
特征:樹體近視大紅袍,但較小,皮刺稀而小,刺基部木質化強,呈臺狀;分枝角度大,樹勢開張;多年生枝灰褐色,枝條細軟,易下垂,葉片小而薄,色較淡。果柄較長,果穗較松散,穗小粒小,果徑4-4.5厘米,鮮果千粒重85克左右,成熟時果實鮮紅色,香味濃,8月上中旬成熟,即比大紅袍成熟早10—15天,3-3.5公斤干制1公斤。
另:秦安一號,獅子頭花椒:此品種是1982年甘肅省秦安縣林業局從大紅袍花椒中發現的變異個體,1983年通過省、市鑒定。該品種屬大紅袍花椒中的優良短枝型變種,具有早熟、豐產、優質、性狀穩定、抗逆性強,采摘容易,適生范圍廣等特點。從開花到豐收的84天一般8月上旬即開始成熟,果實濃紅,色澤鮮艷,麻味濃,香味醇。盛果期單株產鮮花椒可達15公斤,4公斤鮮椒可曬制1公斤干椒。
栽培特點是:適生范圍廣,在海拔1120-1840m之間仍能正常生長結果。抗逆性強,較普通大紅袍花椒有更為突出的耐旱、耐寒、耐水、耐瘠落性。在容易發生霜凍和低溫為害的陜北東部花椒次適生區推廣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此外,還有韓城選出的“黃蓋椒”、“獅子頭”,“無齒花椒”等,花椒雖然種子繁殖,遺傳性狀比較穩定,但也可以看出變異也是普遍的。
花椒在我國栽培歷史很長,名稱很為繁雜。即是同一品種也有多種多樣的叫法。在花椒品種的認定上要以其所具有的特征來加以區別,不能只看叫什么名字。
花椒種植,如何選苗關鍵,花椒的種類就和大家分享了以上幾點,歡迎大家前來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