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出苗后管理非常重要,有一些情況非常不能忽視,小麥出苗后有這些現象就要注意了,今天就和大家詳細分享一下。
小麥出苗后有這些現象就要注意了:
小麥苗期:是指從小麥播種出苗到小麥起身拔節前,其生長特點是以長葉、長根、長蘗為主的營養生長。小麥苗期要經歷一個嚴寒的冬季,常會因耕作質量差,管理不到位等而造成一些異常苗的發生,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轉化為正常麥苗。
下面介紹幾種異常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1、深播苗
因前茬秸稈較多,旋耕機在翻耕時切草不均勻,播后遇上大雨,在秸草較少或無秸草地段極易造成埋種過深,表土板結,出苗遲緩,甚至麥苗不能正常出苗,或出苗后莖細、葉小、尖黃、株少、蘗少,以至于后期減產。發生這種情況,應在墑情適宜時立即用齒耙進行麥地松土、清棵,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進及時出苗和分蘗。深播的麥苗會出現地中莖,這也是深播麥苗的典型特征。
2、疙瘩苗
在播種量過大,播種技術不精時,往往會出現播種后的麥苗成疙瘩苗。耕地技術不好,土塊不碎,大坷垃多;或播種行走時步子不均勻,在行走慢的地方也常有疙瘩苗出現。防止出現這種情況,一是掌握科學合理的播量,播前做好種子發芽率測定。二是播前精細整地,力爭土粒細碎。對于播種過密形成的疙瘩苗,應用中耕技術及早把多余的苗子除掉。
3、立針苗
播種質量差,播種量過大,播種過深或播前整地不精細,播后鎮壓時嚴重壓苗等都易形成立針苗。另外,有時為防麥苗受凍,施用土雜肥蓋麥苗,蓋得厚,到春季起身時,也容易形成立針苗。立針苗葉片針形,分蘗少,葉片少,麥苗長得細,長相差,形不成足夠的分蘗。為防止出現立針苗,在提高整地質量和掌握適宜的播量的同時,還應注意把握合理的播種深度,一般以3-5厘米為宜,防止過深過淺。不論哪種原因形成的立針苗,都要扒土、中耕去掉多余的麥苗。并及時對立針苗進行施肥澆水,盡快讓立針苗健壯生長。施肥宜澆2%-5%的尿素或磷酸二銨溶液。
4、露籽苗
蓋土不勻或者套播小麥,或因機械故障等原因,容易出現露籽苗。露籽苗容易發生凍害,易倒伏,后期易青枯,使用除草劑時也易產生藥害,防治的辦法是及早蓋土。對套播麥可在旋耕機中間安裝大規格犁刀,反旋開墑溝,用開溝形成的細土蓋種。
5、缺苗斷壟
主要是地力墑情不好,或地面不平,澆水不勻;小麥發芽率不高,摻拌不勻;坷垃大、播種機故障及地下害蟲的危害造成的。一般麥壟15厘米以下無苗是缺苗;麥壟15厘米以上無苗是斷壟。預防措施:一是精細整地,地要平整。二是足墑播種,如果播種時土地欠墑,一定提前1周澆水,待水分適宜時再播種。三是一定做好麥種的發芽試驗,發芽率低于95%的盡量不要用做麥種,播前拌種要勻。四是適時防治地下害蟲。
6、旺長苗
在溫度偏高和播種過早、肥水過猛時,往往形成冬前麥苗旺長。出現這種情況,會降低麥苗的抗凍能力,降低分蘗成穗率,后期容易出現病害、早衰、倒伏,因此不利于高產。凡有旺長趨勢的麥田,冬前要及時實行鎮壓,過旺的可以多次鎮壓,有條件的可深耕斷根,過度旺長的麥苗可適當化控,控上促下,防止冬前拔節,并適當遲施拔節孕穗肥。
小麥出苗后有這些現象就要注意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