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枯病是小麥上普遍發生、危害嚴重的一種土傳性真菌病害。近幾年來,由于紋枯病菌田間累積增多,該病發生地域迅速擴大,危害日趨嚴重。
小麥紋枯病的發生、流行和危害受諸多因素影響,主要與品種抗性、氣候因素、耕作制度、栽培措施和土壤類型等有關。其中,氣候因素對小麥紋枯病的發生有重要影響。
①受去年暖冬影響,特別是部分提前播種的小麥,冬前發病基數大,而適宜的天氣條件利于紋枯病的越冬。
②近期冷空氣活動較弱,氣溫回升較快,田間濕度適中,有利于小麥紋枯病侵染和傳播。據2月下旬的調查,今年小麥紋枯病發生基數較近年同期偏高。
③部分麥田為做好冬前除草工作,雜草與麥苗爭肥,降低抗病能力。同時,田間一些雜草是病菌的寄主,草多易引起田間郁蔽,相對濕度加大,極易誘發紋枯病。
從以上看來,今年小麥紋枯病將發生偏重,須適時做好防治工作。
細說小麥紋枯病
侵染過程
病原菌在穿透寄主之前產生侵染墊、菌絲圈以及形態簡單的單附著胞等侵染結構,由侵染墊基部菌絲或附著胞產生的侵染菌絲直接或通過氣孔侵入寄主,也可見菌絲直接侵入寄主。
菌絲侵入寄主表皮后迅速在受侵細胞內呈網狀擴展,并直接穿透毗鄰細胞的細胞壁,向其他細胞縱橫擴展。
線粒體病變來源:Nature
受病組織出現細胞變形、變空,接近菌絲的質膜發生質壁分離,質膜斷裂。葉綠體變形、變小或接近消失,類囊體被破壞,葉綠體內嗜鋨顆粒減少或無;線粒體系列組織解體或病變。
發病癥狀
在整個生育期均可侵染發病,常造成小麥爛芽、病苗枯死、花稈爛莖、枯株白穗等癥狀。
爛芽
小麥出苗期芽鞘變褐,然后麥芽枯死腐爛,不能出土。
病苗枯死
多發生在3~4葉期,發病初期葉鞘上出現灰褐色云紋病斑,后因抽不出新葉致使病苗枯死。
花稈爛莖
拔節后在基部葉鞘上形成中間灰色,邊緣淺褐色病斑,病斑融合后,莖基部呈云紋花稈狀。
枯株白穗
發病后期病斑侵入莖壁形成灰褐色橢圓形眼斑,造成莖壁失水壞死,病株因水分、養分喪失過多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危害規律
小麥紋枯病的危害規律一般包括5個階段即冬前發病期、越冬靜止期、病情回升期(橫向擴展期)、發病高峰期(嚴重度增長期)和病情穩定期(枯白穗發生期)。
冬前發病期:該時期土壤中越夏后的病菌侵染麥苗,在三葉期前后始見病斑,整個冬前分蘗期內病株率一般在10%以下,侵染以接觸土壤的葉鞘為主,病癥發生在土面附近或略高于土面。
越冬靜止期:該時期麥苗進入越冬階段,病情停止發展,冬前病株可以帶菌越冬,并成為春季早期發病的重要侵染來源。
病情回升期:該時期以發病株的增長為主要特點,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隨氣溫上升,病菌侵染在麥株間擴展,病株率明顯增加,病株激增期在分蘗末期至拔節期。
發病高峰期:一般發生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隨著植株基部節間的伸長與病菌的蔓延發展,由表及里侵染莖稈,嚴重度增加。高峰期在拔節后期至孕穗期。
病情穩定期:該時期抽穗后,莖稈變硬,阻止病菌繼續擴展,該時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后,病斑高度、病葉鞘位與侵莖數都基本穩定,病株上產生白色至褐色不規則菌核,而后落入土壤越夏。重病株因輸導組織受損而迅速失水枯死,田間出現枯孕穗和枯白穗。
當前小麥紋枯病防治建議
1、加強管理
結合春季小麥田間管理,清溝理墑,降低田間濕度;及時防除雜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注意拔節后不能再噴除草劑,否則必定遭受藥害;防止重施、偏施氮肥。
2、適期防治
防治小麥紋枯病,應掌握在小麥拔節前后、紋枯病初發時用藥(3月中旬左右)。
藥劑可選擇:井岡霉素、噻呋酰胺、苯甲·丙環唑等三唑類藥。
注意事項:
●三唑類藥,對小麥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小麥拔節前后用藥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麥基部節間的長度,增強小麥的抗倒伏能力。但要注意天氣與苗情,以免過度抑制小麥生長。
●防治小麥紋枯病,除選對藥種、用足藥量外,用足水量很關鍵,應加大水量粗噴霧,將送到小麥基部易發病部位,以提高防治效果。
●重病區或常年發生較重地區首次噴藥后10天左右再噴一次,以確保防效。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為了讓廣大農藥肥料行業用戶能夠更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創新和發展,火爆農化招商網創建了一系列QQ交流群,希望廣大用戶誠信合作,財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