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是很多朋友都喜歡的水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哈密瓜得了菌核病怎么辦?哈密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1、哈密瓜主要癥狀
苗期發病始于基部,病部初呈水浸狀淺褐色,濕度大時長出白色絮狀霉(即菌絲),呈軟腐狀,干燥后呈灰白色,病部縊縮,苗子枯死。
成株期染病,葉片染病始于葉緣,初呈水漬狀,淡綠色,濕度大時長出少量白霉,病斑呈灰褐色,蔓延速度快,致病葉枯死。莖染病多由葉柄基部侵入,病斑灰白色稍凹陷,后期表皮縱裂,病髓部遭破壞而中空,常見莖表面形成菌核,剝開莖部可發現大量菌核,病情嚴重時植株枯死。
果實染病時,多從蒂部形成油漬狀斑塊,后變為暗綠色圓形凹陷,并逐漸擴大,其病部有大量棉絮狀菌絲覆蓋,并伴有不規則黑色菌粒。
2、哈密瓜病原與發病規律
此病是由核盤菌[5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侵染所致,該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鼠糞狀或球形,大小0.8~2.3mm,菌核在適宜環境產生子囊盤,子囊盤杯狀或盤狀。子囊棒狀或圓筒狀,有側絲,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橢圓形,五色。
菌核無休眠期,抗逆性很強,在溫度18~20℃時,在光照和水分足夠的條件下即萌發,產生菌絲體或子囊盤。開盤后經4~7天彈射孢子后凋謝。
菌核是哈密瓜菌核病的主要侵染源。低溫高濕是南方早春哈密瓜菌核病發病重要因素,所以在早春保護地哈密瓜種植中因棚室晝夜溫差大、為保溫通風時間短,相對濕度大,容易造成菌核的萌發,形成子囊盤并產子囊孢子,借風雨和澆水進行傳播蔓延,時間一般在2~5月,是該病的初侵染期,一般有一個發病中心。病葉、病果與健葉、健果接觸造成田間再侵染。
3、哈密瓜防治方法
①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深耕翻地后高溫悶棚。使棚內溫度達到60℃以上,殺死有機肥和土壤中的菌核。深耕翻地可使菌核埋入耕層下半部導致菌核不能萌發。
②培育無病苗,定植后覆蓋地膜,防止育苗傳播此病,可利用地膜抑制菌核萌發及子囊盤出土。
③加強棚室溫度和濕度調控,以降濕、升溫,減少菌核及子囊孢子傳播蔓延。
④用煙霧劑和粉塵劑防治。發病初期667平方米用10%速克靈煙霧劑250~300g,于傍晚熏煙后密閉1夜;也可于傍晚667平方米噴灑5%百菌清粉劑1kg,隔7~8天防治1次。
⑤噴灑藥劑。盛花期或發病初期噴50%農利靈或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0%菌核凈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托布津500倍液,隔5~7天噴1次,連續3~5次。
哈密瓜得了菌核病怎么辦?哈密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