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無花果是落葉果樹,喜溫暖,耐高溫,高溫通常不會對無花果植株造成損害;抗寒性因品種而異,布蘭瑞克、紫光、紫果等品種抗寒性較強,成年樹可耐-16℃的低溫,在黃河以南地區,選擇適宜的地塊,無花果可越冬。馬斯義陶芬、綠抗一號等品種抗寒性較差,-8℃即會受凍。
水分。無花果根系發達,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在山區坡地栽培也可獲得較高的產量。無花果抗澇性也很強,但嚴重的澇漬或空氣濕度過大可能導致裂果和爛果,長期缺水會造成果實變小和落果,所以建立豐收園應盡量做到旱能澆、澇能排,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土壤。無花果對土壤適應性特強,沙土、壤土乃至各種黏重泥土均可栽培,但***適宜的為土層深厚的中性或偏堿性的砂壤鈣質土。無花果還有很強的耐鹽性,是***耐鹽堿的果樹之一。在沿海灘涂及內陸鹽堿地均可種植。無花果對鈣需求量較大,在偏酸缺鈣的土地種植時,施石灰調節土壤有顯然的增產效果。
園址選擇
無花果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對土壤要求不嚴,平原、丘陵、旱田、鹽堿地、沿海灘涂均可。但是較好的土壤條件更有利于產量與品質的提高。另外,因為無花果柔軟多汁,耐貯性較差,不便運輸,發展果園應選交通便捷、離城市或加工廠較近的地方,以便加工銷售。
無花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及種植管理技術
品種選擇
依據栽培目標不同,無花果可分為4類品種類型,即鮮食品種、加工品種、園林綠化品種和兼用品種。鮮食品種有川崎、日本紫果、紫光等。川崎品質優,產量高;而布蘭瑞克抗性***強,鮮食加工兼用;紅矮生則特適宜做園藝盆景,是無花果品種中的后起之秀。馬斯義陶芬果個大,但風味一般,易裂果,多雨地區不宜栽培,青皮含糖量較高,但果皮厚,不美觀。
定植
無花果生長較快,對苗木規格要求不嚴。通常用1年生截干苗(留10~30cm),秋植或春植均可。因進行灌叢型栽培,栽培密度較大,行距2~3m,株距1~2m,111~333株/667m2不等,旱田薄地宜密,肥沃地塊宜稀。進行Y形整枝法進行栽培時,行距通常為2m,穴距4m,每穴2株,667m2栽170株,此法結果早,產量高,管理便捷,值得推廣。栽種無花果前,園地應全面深翻,施足有機肥,栽植穴挖0.5m見方。栽前穴施土雜肥20kg、磷肥2kg。栽后用土將苗木地上部分培土封嚴,防寒保墑,待春季發芽前,再扒去以利發芽。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土壤改良。通常無花果建園,植株為自根苗類型,根層淺,根系的主要散布區在地下30~40cm左右。因此,無花果栽培要獲得高產優質,就應改良土壤結構,使泥土疏松、通氣、保水,以增進根系發育。主要辦法:①泥土深翻。對山丘和黏土區的無花果園,應在初果幼齡期,深翻2~3次,深度為40~50cm,可采取隔行和隔株進行深翻,以熟化根際泥土。②中耕除草。因無花果采收時間長,果園遭踏踩次數多,泥土容易板結,從而損壞了根際的泥土結構。要依據泥土類型,加強中耕松土,并進行除草。
行間管理。無花果園應采取行間生草或間作物與覆草相聯結的土壤管理,可抑制返鹽,降低泥土含鹽量,改良泥土結構,培肥地力。山丘地無花果園,應采取覆草和種草相聯結的泥土管理制度,可改良墑情,維持水分,在雨季又可避免水土流失。平原地區的無花果園,在幼樹和初果期,行間可間作豆科作物和蔬菜類作物。密植果園,應實行精耕栽培。
施肥
基肥。無花果施基肥,通常落葉后的11月中旬~12月上旬,施廄肥為佳。成年樹的需要量,按每1hm2補氮100~120kg、磷80~100kg、鉀80~100kg的量,折算不同品種基肥的實際施用量。施肥方法,可在行間或株間,開出寬30cm、深30~50cm的施肥溝,施入基肥。
追肥。無花果枝葉生長與果實發育是同步,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對營養的需求是平衡的。如有可能每年應追施5~6次。如基肥施足,第1次追肥應在新梢旺長時的5月,以氮肥為主,每1hm2施用量200~300kg。在果實成熟期的8~10月,應追肥2~3次,以復合肥為主,每次用量250~300kg/hm2。施肥方法與基肥相同。此外,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或氮鉀為主的復合肥,也能達到增大果實,減少開裂的效果。
灌水和排水
灌水。無花果根系發達,比較抗旱;但葉片大,夏季高溫季節蒸發水分多,因此需水量大。如不能滿足水分供給,輕者會抑制新梢的生長,減少產量;重者果實小、品質差,甚至葉片早落。因此,要高產優質,在正常降雨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應及時彌補水分。無花果主要的需水期在越冬前、發芽期和果實生長發育期的7~9月。灌水的方法,除采取傳統的溝灌、穴灌外,還可進行噴灌和滴灌。
排水。在果實成熟期,如降雨過多,不僅會降低果實的含糖量,品質變劣,甚至會造成裂果。因此,在多雨季節或低洼地帶,要留意及時排除積水或作高壟,以便降漬。
3整形修剪技術
整形
合理的樹形是無花果豐收穩產優產的基礎。無花果比較喜光,所以樹形以中心干開心形或平面形為宜,但應保留一定的枝葉量,使主枝和大枝不暴露在直射光下。否則,容易產生日灼現象,嚴重時在分枝處開裂,主要樹形有以下3種。
叢樁形。樹冠比較矮小,無骨干,成叢生狀。幼樹結果母枝,能直接從基部抽生,成年樹從結果母枝演變而來的主枝抽生結果,結果后改變為新的結果母枝,抽生部位較低。該樹形整形修枝容易,適宜于風大和需要進行冬季保護的地區,但光照條件較差,結果部位低,影響果實品質。該樹形適于發枝旺、枝條生長量大、抗旱性較弱的品種。整形要點:苗木栽植當年,修剪時植株留10~15cm高,增進基部發枝,并當年結果。以后,從所發出的枝條中選3~5個作為叢生主枝培養,并依次培養側枝和結果枝組。
開心形。樹冠較大,有低矮骨干,無中心干,有2~3個主枝和側枝。該樹形立體結果能力強,樹勢容易得到控制,修剪也比較容易。樹冠內通風透光好,鞏固產量高,品質好,適宜于夏果和秋果兼用的品種。在大風地區,不宜采取此品種型。該類型樹冠大,采收不太便捷。整形要點:苗木栽植當年,剪留后的株高為10~15cm,增進腋芽萌發抽枝。應選擇方位角和生長勢比較理想的3~4個分枝作為主枝培養,于當年冬剪時,留60cm左右進行短截。在剪口下面通常要留側芽或外芽,第2年萌發后延續擴展樹冠,并在主枝上萌發的分枝中,選留作為側枝培養,之后年份在主、側枝上培養結果枝組。
“文”字形。“文”字形是日本采取較多的一種樹形,特別適宜于保護地栽培;類似于葡萄架情勢。其主要樹體結構的特點是干矮,2個主枝沿著行向程度或向前舒展;在程度式主枝上,均勻地生長結果枝,使結果部位處于一個垂直面上,果實由下向上依次成熟。該樹形結果枝密度大,產量高,采收管理便捷;該樹形適宜于樹勢較強、枝條生長茂盛、容易結果的品種。整形要點:通常定植的株行距以2~2.5m×3~5m為宜。栽植當年春的定干高度為40cm。當嫩梢長到15~20cm時,選留2根梢總體上沿行向延長,并與行向有20°左右的夾角的新梢作為主枝培養,其延長方向和開張角度可用竹桿固定,2根主枝盡量維持平衡,當年冬季修剪時,保留約2/3的枝長,進行短截,剪口保留豐滿芽。第2年春萌芽前,沿著行向架設引縛主枝用的鐵絲(8~10號),高40~50cm,撤除原固定用的竹竿等支架,將主枝綁縛在鐵絲上;待主枝萌芽后,按40cm分兩側,選留結果枝。間距保留在20cm,其它的枝芽去除。
修剪技巧
生長季修剪。在生長季節,要及時剪除根蘗、萌條和徒長枝,維持通風透光。對那些分枝能力弱,但生長茂盛的品種要在7~8月,即在新梢展葉20~25片前后,及時摘心,以控制旺長,增進分枝,以增長枝的數量和提高產量。
冬季修剪。依據結果習慣的不同,無花果可分為2大修剪類型。①不耐修剪類型。這一類品種的枝條生長蓬松,分枝特別多,如紫果一號、明星等樹種。如果重剪,新生枝更多,結果少,光照差,產量低。還有以夏果為主的品種,因夏果生在枝條的頂端,也不宜進行短截重剪,否則會影響產量;但為了更新結果母枝,須恰當回縮或疏枝。②耐修剪類型。這類品種有屬于更新能力強的品種,即使地上部分全死去,抽出的新梢仍可結果;也有屬于更新不強的品種,經過比較重的短截后,可增進分枝。如布蘭瑞克、棕色土耳其等。短截時,茂盛的幼樹和成年樹的主、側枝可相對截留長些;結果母枝,可較重地進行短截。修剪時,還應去除枯枝、病蟲枝及影響樹形的枝條。
防寒越冬
無花果雖有一定抗寒性,但在我國北方,冬季氣溫很低,不采取防凍措施,會造成無花果抽條甚至骨干枝凍死,影響次年產量。主要方法有:①選好園址,山地盡量選南坡,避開峽谷口和山間低谷地。平原選村南邊能攔截北風的地塊;②選好品種,選擇抗寒性強的品種如布蘭瑞克、川崎等,可大大減輕防寒工作量;③加強管理,養壯樹勢,避免徒長,加強樹體抵抗能力;④越冬前澆越冬水,可有效避免枝條抽干;⑤枝干用作物秸稈包裹后再用塑料薄膜包裹,既可防凍,又可維持樹體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