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味道甘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深受人們喜愛。叢枝病是蘋果種植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病害,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蘋果叢枝病的防治技巧,供大家參考使用。
主要為害枝、葉果及根。7-8葉部癥狀明顯,由于抑制頂端優(yōu)勢、促使壯枝上部正常枝的側芽萌生后形成叢枝,二次枝生長直立,在少數旺梢上致葉片簇生或形成叢枝,病樹嫩枝發(fā)生叢枝時,蓮座時及其部葉都具有大的帶明顯齒狀缺刻的托葉。因此,叢枝、蓮座葉、大托葉是識別該病的重要特征。病樹果實小,果柄長,果重減少1/3-2/3,且著色不良,果味差,病葉小易染白粉病,根系發(fā)育不良,大根小且少。
病原:
(簡寫MLO),稱類菌原體。大小8-100納米,具多型性,病株新梢超薄切片具3層單位膜,內部充滿核質樣的纖維狀物質,可能是基因組DNA,周圍布有類似于核蛋白質的嗜鋨顆粒。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蘋果叢枝病可通過嫁接傳染,在自然條件下幾種葉蟬如長沫葉蟬、赤楊沫葉蟬、菱紋圓沫蟬等可傳播此病,種子不能傳染。潛育期與接種樹大小有關,苗圃里的苗木1年顯癥,已定植的大樹需2年以上顯癥。病樹地上部類菌原體的數量受季節(jié)波動影響。類菌原體只能在篩管里增殖,當進入冬季的篩管停止活動后,樹體地上部的病原隨即消失,這時可進入根部篩管存活,翌春新韌皮部形成時,類菌原體又到莖部定植,當莖部沒有類菌原體時可進入根部篩管存活,翌春新韌皮部形成時,類菌原體又到莖部定植,當莖部沒有類菌原體定植時,致叢病癥狀出現波動性,當病樹地上部具大量病原存在時,癥狀明顯。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蘋果叢枝病在果園有明顯地發(fā)病中心。噴施殺蟲劑可減低發(fā)病株率。
1.蘋果叢枝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目前在中國尚未發(fā)生,因而應嚴防從國外傳入。
2.夏季用殺蟲劑防治傳病介體昆蟲。
3.根蘗苗,以減少地面棲居的葉蟬介體傳染的可能性。
4.蘋果瘋枝病的病原體對四環(huán)素等敏感,樹干內高壓注入或滲入土霉素已成功地減輕了該病的發(fā)病。處理時間為采收后至落葉前,持續(xù)期至少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