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小麥陸續進入返青、起身和拔節期。這一時期是決定成穗數多少和穗子大小的關鍵時期,是一年中小麥管理的關鍵時期。那么,小麥春季該如何管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小麥春季高產管理技術,一起看看吧!
立春過后,隨著氣溫逐漸回升,黃淮小麥陸續進入返青、起身和拔節期,這一段是決定成穗數多少和穗子大小的關鍵時期,也是管理關鍵期。
一是部分播期早、 播量大和肥水充足的麥田冬前出現旺長趨勢,存在春季凍害和后期倒伏、早衰的潛在危險;
二是冬前氣溫偏高,部分麥田病蟲草害發生較重;
三是自去年11月份以來降雨偏少,部分麥田土壤失墑快,表墑不足;
四是氣候不確定因素增加,發生春旱、晚霜凍等自然災害幾率大。
加強中耕和鎮壓。對播種偏早、播量偏多,群體過大過旺的麥田,要及時進行深中耕斷根或鎮壓;對于群體較小的三類麥田進行淺中耕,增溫保墑,促進根、蘗生長;對于秸稈還田和整地粗放、土壤翹空的麥田,特別是無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要適時進行鎮壓劃鋤,以踏實土壤, 彌實裂縫,保墑提溫,促根壯蘗,增強抗旱防凍能力,促早發穩長。
因地因苗制宜,分類肥水管理。對于目前表墑不足的麥田,在氣溫適宜時應盡早澆水,保穗數促大穗。
一類麥田(80-100萬/畝)應前控后促,在拔節中后期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5公斤左右。
二類麥田(60-80萬/畝),在起身期或拔節初期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0~15公斤,促分蘗成穗。
三類苗(60萬/畝以下)要以促為主,返青期畝追尿素8~10公斤,拔節期結合澆水,再追5~7公斤,促苗早發快長。
晚播麥田, 要控制早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和透氣性而影響生長。
旺長麥田(100萬/畝)以上以控為主,早春一般不再澆水,肥水管理可推遲到拔節中后期進行,防旺苗轉弱。對于沒有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在春季土壤化凍后及時鎮壓劃鋤,并趁早春土壤返漿或下小雨后趁墑追肥;稻茬麥漬害較重的地區,要及時清溝理墑、排澇降濕,確保正常生長。
重點防范“三災”。
1、預防凍害。春季氣溫回升快、起伏大,極易發生“倒春寒”。各地要根據天氣預報,在寒流來臨前,對旺長麥田或土壤懸松麥田及時進行灌水,改善土壤墑情,預防凍害發生。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采取結合澆水追施化肥等補救措施,促小蘗趕大蘗,促進受凍麥苗盡快恢復生長,將凍害損失降到***低程度。
2、預防春旱。目前部分麥田土壤表墑不足,且春旱發生頻率高,要密切關注天氣,對目前表墑不足及整地質量差、土壤懸松的麥田要及時澆水保苗,抗旱防凍,促進正常生長。
3、預防倒伏。對播量偏大、群體大,冬前有旺長趨勢的麥田,春季要以控為主,在返青至起身期采用鎮壓、深鋤和噴施多效唑、麥巨金、麥業豐、噸田寶等生長抑制劑等措施,控制春生分蘗,抑制基部節間伸長,構建合理群體,培育健壯個體,預防后期倒伏。
選準對路農藥,防治病、草害。病害重點監測小麥紋枯病,選準對路藥劑如烯唑醇、戊唑醇、丙環唑等加足水量在返青起身期早防早治、統防統治,嚴重地塊在首次防治7-10天再防治一次。對于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可在春季氣溫穩定通過6℃以后,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對路除草劑,及時進行化除。要嚴格按照所用農藥的適宜濃度、使用時期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以免發生藥害。
以上就是小麥春季高產管理技術的所有介紹了,希望小編的分享能幫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