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銹病是如何進行傳播的?
發布時間:2015/5/18 11:51:30 瀏覽次數:2150次 文章來源:葡萄銹病
葡萄銹病稱葡萄層銹菌,病癥初期會使葉面出現零星單個小黃點,周圍水浸狀,之后病變葉片的背面形成桔黃色夏孢子堆,逐漸擴大,沿葉脈處較多。
葡萄銹病菌在寒冷地區以冬孢子越冬,初侵染后產生夏孢子,夏孢子堆裂開散出大量夏孢子,通過氣流傳播,葉片上有水滴及適宜溫度,夏孢子長出芽孢,通過氣孔侵入葉片。菌絲在細胞間蔓延,以吸器刺入細胞吸取營養,后形成夏孢子堆。潛育期約一周,再侵染在生長季適宜條件下多次進行,至秋末又形成冬孢子堆。在熱帶和亞熱帶,夏孢子堆全年均可發生,周而復始,以夏孢子越夏或越冬。冬孢子堆在天氣轉涼時發生,臺灣7月有見。夏孢子萌發溫限8-32℃,適溫為24℃,在適溫條件下孢子經60分鐘即萌發,5小時達90%。冬孢子萌發溫限10-30℃,適溫15-25℃,適宜相對濕度。冬孢子形成擔孢子適溫15-25℃,擔孢子萌發適溫20-25℃,適宜相對濕度100%,高濕利于夏孢子萌發,光線對萌發有抑制作用,因此夜間的高溫成為此病流行必要條件。試驗表明:接菌后6小時形成附著胞,12小時后經氣孔侵入,5天后擴展,7天始見夏孢子堆。生產上有雨或夜間多露的高溫季節利于銹病發生,管理粗放且植株長勢差易發病,山地葡萄較平地發病重。備品種間對銹病抗性差異大。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