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综合,国产综合在线观看,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火爆農化招商網
  • 會員注冊
  • QQ登錄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蟲害防治 -> 煙草棉鈴蟲 -> 煙草棉鈴蟲的形態特征,煙草棉鈴蟲該如何防治?
煙草蟲害防治圖譜

煙草棉鈴蟲的形態特征,煙草棉鈴蟲該如何防治?

發布時間:2018/7/4 9:07:50  瀏覽次數:1662次  文章來源:煙草棉鈴蟲

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鱗翅目,夜蛾科,廣泛分布在中國及世界各地,中國棉區和蔬菜種植區均有發生。黃河流域棉區、長江流域棉區受害較重。近年來,新疆棉區也時有發生。寄主植物有30多科200余種。棉鈴蟲是棉花蕾鈴期重要鉆蛀性害蟲,主要蛀食蕾、花、鈴,也取食嫩葉。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5~20mm,翅展27~38mm。雌蛾赤褐色,雄蛾灰綠色。前翅翅尖突伸

,外緣較直,斑紋模糊不清,中橫線由腎形斑下斜至翅后緣,外橫線末端達腎形斑正下方,亞緣線鋸齒較均勻。后翅灰白色,脈紋褐色明顯,沿外緣有黑褐色寬帶,寬帶中部2個灰白斑不靠外緣。前足脛節外側有1個端刺。雄性生殖器的陽莖細長,末端內膜上有1個很小的倒刺(煙夜蛾無)。

卵: 近半球形,底部較平,高0.51~0.55mm,直徑0.44~0.48mm,頂部微隆起。初產時乳白色或淡綠色,逐漸變為黃色,孵化前紫褐色。卵表面可見縱橫紋,其中伸達卵孔的縱棱有11~13條,縱棱有2岔和3岔到達底部,通常26~29條。

幼蟲:老熟幼蟲長約40~50mm,初孵幼蟲青灰色,以后體色多變,分4個類型:1)體色淡紅,背線,亞背線褐色,氣門線白色,毛突黑色。2)體色黃白,背線,亞背線淡綠,氣門線白色,毛突與體色相同。3)體色淡綠,背線,亞背線不明顯,氣門線白色,毛突與體色相同。4)體色深綠,背線,亞背線不太明顯,氣門淡黃色。頭部黃色,有褐色網狀斑紋。蟲體各體節有毛片12個,前胸側毛組的L1毛和L2毛的連線通過氣門,或至少與氣門下緣相切(區別于煙夜蛾)。體表密生長而尖的小刺。

蛹:長13~23.8mm,寬4.2~6.5mm,紡錘形,赤褐至黑褐色,腹末有一對臀刺,刺的基部分開。氣門較大,圍孔片呈筒狀突起較高,腹部第5~7節的背面和腹面的前緣有7~8排較稀疏的半圓形刻點(煙青蟲氣孔小,刺的基部合攏,圍孔片不高,第5~7節點刻細密,有半圓,也有圓形的)。入土5~15cm化蛹,外被土繭。

生活史及習性

棉鈴蟲在我國各棉區的年發生代數和主要為害世代各不相同。在遼河流域棉區和新疆大部分棉區年發生3代,以第2代為害為主;在黃河流域棉區和部分長江流域棉區年發生4代,以第2代重,3代次之;在長江流域大部分棉區每年發生5代,以第3、4代重;在北緯25°以南地區每年可發生6~7代,以第3、4、5代為害嚴重。各地一般均以蛹在土中越冬。

棉鈴蟲全年的發生過程因地而異。西北內陸棉區5月下旬越冬蟲進入羽化盛期,在玉米、谷子、西葫蘆、豌豆等作物上產卵。第1代卵、幼蟲和成蟲發生盛期分別在6月初、6月上中旬和7月上旬,第2代卵、幼蟲和成蟲的盛發期分別在7月中旬、下旬和8月下旬,第3代卵和幼蟲的盛發期分別在8月下旬至9月初、9月中旬。黃河流域棉區4月下旬至5月中旬,當氣溫升至15℃以上時,越冬代成蟲羽化,第1代幼蟲主要為害小麥、豌豆、苜蓿、春玉米、番茄等作物,6月上、中旬入土化蛹,6月中、下旬第1代成蟲盛發,大量遷入棉田產卵;第2代幼蟲發生較重,6月底至7月中下旬為第2代幼蟲化蛹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第2代成蟲盛發期,主要集中于棉花上產卵;第3代幼蟲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成蟲盛發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部分成蟲仍在棉花上產卵;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4代幼蟲老熟,在5~15cm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越冬,長江流域棉區4月底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蟲羽化,在早春寄主上產卵;第1代成蟲6月份盛發,遷入棉田產卵;第2代成蟲盛發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常出現2~3次發蛾高峰;第3代成蟲盛發期在8月中下旬,發生期長,峰次多;第4代幼蟲在旺長遲發的棉田發生較重;發生5代的棉區第4代成蟲盛發期在9、10月份,多數成蟲在秋玉米、向日葵、晚秋蔬菜等寄主上產卵。

成蟲:晝伏夜出,晚上活動、覓食和交尾、產卵。成蟲有取食補充營養的習性,羽化后吸食花蜜或蚜蟲分泌的蜜露。雌成蟲有多次交配習性,羽化當晚即可交尾,2~3d后開始產卵,產卵歷期6~8d。產卵多在黃昏和夜間進行,喜歡產卵于嫩尖、嫩葉等幼嫩部分。卵散產,第1代卵集中產于棉花和頂部的3片嫩葉上,第2代卵分散產于蕾、花、鈴上。單雌產卵量1000粒左右,多達3000多粒。成蟲飛翔力強,對黑光燈,尤其是波長333nm的短光波趨性較強,對萎蔫的楊、柳、風楊、刺槐等枝把散發的氣味有趨性。

幼蟲:一般6齡。初孵幼蟲先吃卵殼,后爬行到心葉或葉片背面棲息,第2d集中在生長點或果枝嫩尖處取食嫩葉,但為害狀不明顯。2齡幼蟲除食害嫩葉外,開始取食幼蕾。3齡以上的幼蟲具有自相殘殺的習性。5~6齡幼蟲進入暴食期,每頭幼蟲一生可取食蕾、花、鈴10個左右,多者達18個。幼蟲有轉株為害習性,轉移時間多在9時和17時。

老熟幼蟲在入土化蛹前數小時停止取食,多從棉株上滾落地面。在原落地處1m范圍內尋找較為疏松干燥的土壤鉆入化蛹,因此,在棉田畦梁處入土化蛹多。

各蟲態歷期:卵3~6d,幼蟲12~23d,蛹10~14d,成蟲壽命7~12d。

危害特點

棉鈴蟲為害棉花時,主要以幼蟲蛀食棉花的蕾、花、鈴。蕾被蛀食后苞葉張開發

黃,2~3d后脫落;花的柱頭和花藥被害后,不能授粉結鈴;青鈴被蛀成空洞后,常誘發病菌侵染,造成爛鈴。幼蟲也食害棉花嫩尖和嫩葉,形成孔洞和缺刻,造成無頭棉,影響棉花的正常發育。

分布范圍

分布于北緯50°至南緯50°的亞洲、大洋洲、非洲及歐洲各地。我國各棉區普遍發生,其中黃河流域棉區、遼河流域棉區和西北內陸棉區為常發區,長江流域棉區為間歇性發生區。

綜合防治

防治策略

棉鈴蟲的防治要強化農業防治,從農業生產的整體出發合理布局作物,推廣抗蟲品種,改進栽培技術,壓低棉鈴蟲發生基數。采用生物防治、誘殺成蟲等無公害防治措施,控制各代蟲口密度。針對主要為害世代,選用高效、低毒農藥,以卵期和初齡幼蟲階段為防治重點,科學合理使用農藥。

農業防治

(1)種植抗蟲品種,如轉Bt基因抗蟲棉。

(2)合理布局作物。棉花與小麥、油菜、玉米等合理間作套種或插花種植,可以豐富棉田天敵資源。

(3)耕地滅蛹。冬季深翻冬灌,破壞蛹室,結合冬灌,可使越冬蛹窒息死亡。麥收后及時中耕滅茬,可降低成蟲的羽化率。

(4)噴磷驅蛾。產卵盛期在棉田噴灑2%過磷酸鈣浸出液,具有驅蛾產卵,減輕為害的作用。

(5)人工除蟲。成蟲產卵盛期結合對棉花進行整枝、摘心、抹贅芽、剪空果枝等,將去除的幼嫩部分帶出棉田外銷毀,可以消滅大量卵和幼蟲。

誘殺成蟲

(1)燈光誘殺。成蟲對黑光燈、高壓汞燈有較強的趨性,特別是高壓汞燈的有效誘殺半徑約80~160m。

(2)楊樹枝把誘蛾。

(3)性誘劑誘蛾。

生物防治

(1)保護自然天敵。應盡量減少農藥的使用和改進施式,減

天敵

天敵(2張)

少對天敵的殺傷,發揮自然天敵對棉鈴蟲的控制作用。

(2)噴灑生物農藥,如Bt乳劑、核多角體病毒(NPV)、雷公藤精乳油等。

(3)釋放赤眼蜂。

化學防治

(1)防治參考指標。為100粒卵/百株或10頭幼蟲/百株。但考慮到不同棉田棉花的生長狀況,可結合當地情況進一步細化。

(2)藥劑防治時期在卵或初孵幼蟲盛期。在進行棉田噴霧防治時,還要針對不同時代的為害特點,采用相應的噴霧方法。為避免或延緩抗藥性的產生,要注意多種藥劑交替輪換使用。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免責聲明
農資經銷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