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2/18 15:28:31 瀏覽次數:2980次 文章來源:玉米棉鈴蟲
玉米棉鈴蟲是大害蟲。棉鈴蟲的食性雜、寄主種類多,近幾年,絕大多數綠色植物上都有棉鈴蟲的卵和幼蟲為害,而且對玉米的為害也呈明顯加重趨勢。
玉米棉鈴蟲發生規律:代成蟲始見于6月上中旬,中下旬盛發;第二代成蟲始見于7月上中旬,盛發于中下旬;第三代成蟲始見于8月上中旬。以第四代滯育蛹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對半枯萎的楊樹枝把也有很強的趨性,成蟲產卵量平均1000余粒,在生長旺盛茂密且抽穗早的玉米田比長勢差的玉米田產卵量明顯增多。產卵部位多在雌穗剛吐出的花絲上和剛抽出的雄穗上。幼蟲孵化后先食卵殼,以后取食幼嫩的花絲或雄穗,也取食葉片。幼蟲3齡前多在外面活動為害,這是施藥防治的有利時機,3齡以后多鉆蛀到苞葉內為害玉米穗,取食量和對玉米穗的為害程度明顯比玉米螟大,也不易防治。幼蟲共6齡,末齡幼蟲入土化蛹。棉鈴蟲喜中溫高濕,各蟲態發育的適溫度為25~28℃,相對濕度為70~90%,6~8月份降水量達100~150毫米的年份,利于棉鈴蟲的嚴重發生。
玉米棉鈴蟲防治方法:①玉米收獲后,及時深翻耙地,堅持實行冬灌,可大量消滅越冬蛹。②合理布局。在棉田地邊種少量春玉米或高粱,既可誘集較多的棉鈴蟲來產卵,又能誘集大量天敵存活繁殖,對棉鈴蟲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在玉米地邊種植誘集作物如洋蔥、胡蘿卜等,于盛花期可誘集到大量棉鈴蟲成蟲,及時噴藥,聚而殲之。于各代棉鈴蟲成蟲發生期,在田間設置黑光燈,性誘劑或楊樹枝把,可大量誘殺成蟲。③在棉鈴蟲卵盛期,人工飼養釋放赤眼蜂或草蛉,發揮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也可在卵盛期噴施每毫升含100億個以上孢子的Bt乳劑100倍液,或噴施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NPV)1000倍液。④化學防治可在幼蟲3齡以前,用75%拉維因3000倍液,或用50%甲胺膦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均勻噴霧。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