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蚜蟲
發布時間:2014/8/28 9:50:54 瀏覽次數:5519次
水稻田蚜蟲分布在全國各麥區及部分稻區。除麥長管蚜外,還有其它幾種蚜蟲。成、若蟲刺吸水稻莖葉、嫩穗,不僅影響生長發育,還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影響光合作用和千粒重。減產20%一30%。主要寄主水稻、小麥等。
形態特征
尾片色淺。腹部第6-8節及腹面具橫網紋,無緣瘤。中胸腹岔短柄。額瘤顯著外傾。觸角細長,全長不及體長,第3節基部具1-4個次生感覺圈。喙粗大,超過中足基節。端節圓錐形,是基寬的1.8倍。腹管長圓筒形,長為體長1/4mm,在端部有網紋十幾行。尾片長圓錐形,長為腹管的1/2mm,有6-8根曲毛。有翅孤雌蚜體長3.0mm,橢圓形,綠色,觸角黑色,第3節有8-12個感覺圈排成一行。喙不達中足基節。腹管長圓筒形,黑色,端部具15-16行橫行網紋,尾片長圓錐狀,有8-9根毛。
生活習性
麥長管蚜在長江以南以無翅胎生成蚜和若蚜于麥株心葉或葉鞘內側及早熟禾、看麥娘、狗尾草等雜草上越冬,無明顯休眠現象,氣溫高時,仍見蚜蟲在葉面上取食。浙江越冬蚜于3-4月,氣溫10℃以上時開始活動和取食及繁殖,在麥株下部或雜草叢中蟄伏的蚜蟲遷至麥株上為害,大量繁殖無翅胎生蚜,到5月上旬蟲口達到高峰,嚴重為害小麥和大麥,5月中旬后,小麥、大麥逐漸成熟,蚜蟲開始遷至早稻田,早稻進入分蘗階段,為害較大,并在水稻上繁殖無翅胎生蚜,進入梅雨季節后,蟲量開始減少,大多產生有翅胎生蚜遷至河邊、山邊及稗草、馬唐、英白、玉米、高粱上棲息或取食,此后出現高溫干旱,則進入越夏階段。9一10月天氣轉涼,雜草開始衰老,這時晚
稻正處在旺盛生長階段,適麥長管蚜取食為害,因此晚稻常遭受嚴重為害,大發生時,有些田塊,每穗蚜蟲數可高達數百頭。晚稻黃熟后,蟲口下降,大多產生有翅胎生蚜,遷到麥田及雜草上取食或蟄伏越冬。
防治方法
(1)注意田間、地邊雜草,尤其夏秋兩季除草,對減輕晚稻蚜蟲為害具重要作用。(2)加強稻田管理,使水稻及時抽穗、揚花、灌漿,提早成熟,可減輕蚜害。(3)晚稻有蚜株率達10%一15%,每株有蚜蟲5頭以上時,及時噴灑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200倍液、2.5%保得乳油2500倍液、,65%蚜蝸蟲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