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菌核病
發布時間:2016/6/16 9:04:11 瀏覽次數:5990次
1909年在臺灣省首先發現菌核病。這種病菌主要危害洋蔥,也危害大蔥。主產區連作地病情嚴重,常造成減產,感病后的洋蔥不耐貯藏。病原茵的菌核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存活時間較長。春季在多濕條件下形成子囊盤和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菌核也可產生菌絲進行初次侵染,以后以菌絲擴大傳染。一般4~5月和10~11月間易發病,在重茬、排水不良和生長較弱的情況下發病較重。
洋蔥菌核病-(病癥)
葉片發病時。初期為水浸狀,而后變為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形狀不定。變白破裂,葉片枯死下垂。剖開病葉里面有白棉絮狀菌絲體。在潮濕條件下,病部散生先為乳白色至黃褐色,變為黑色的小菌核。種株的花梗上也產生同樣病癥,從病部折斷下垂。本病以病部產生黑色小菌核與其他病害相區別。
洋蔥菌核病-(病原)
屬于囊菌亞門、核盤菌屬、大蒜核盤菌。
洋蔥菌核病-(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原茵的菌核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存活時間較長。春季在多濕條件下形成子囊盤和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菌核也可產生菌絲進行初次侵染,以后以菌絲擴大傳染。一般4~5月和10~11月間易發病,在重茬、排水不良和生長較弱的情況下發病較重。
菌核病是對于洋蔥生長危害較為嚴重的一種病害,主要危害洋蔥,也危害大蔥。主產區連作地病情嚴重,常造成減產,感病后的洋蔥不耐貯藏。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洋蔥菌核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洋蔥菌核病防治方法 用非蔥類作物實行2~3年輪作。對病殘體和發病初期拔除的病株要集中燒毀或深埋。雨季加強排水,減少土壤水分。藥劑防治應在育苗后期或定植緩苗后進行。 農藥可選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