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灰霉病
發布時間:2016/11/11 9:36:55 瀏覽次數:8488次
豇豆灰霉病,是一種針對豇豆發作的真菌性病害。葉、莖、花、莢果均可染病,一般根莖部向上先顯癥。為害的真菌灰葡萄孢,屬于半知菌亞門,該病害可以通過田間管理或藥劑噴灑等方式防治。
豇豆灰霉病病害癥狀
豇豆葉、莖、花、莢果均可染病,一般根莖部向上先顯癥,初現深褐色,中部淡棕色或淺黃色,干燥時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纖維狀,濕度大時上生灰色霉層。有時病菌從莖蔓分枝處侵入,致病部形成凹陷水浸斑,后萎蔫。
苗期子葉染病呈水浸狀變軟下垂,后葉緣長出白灰色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葉片染病,形成較大的輪紋斑,后期易破裂。
莢果染病先侵染敗落的花,后擴展到莢果,病斑初淡褐至褐色后軟腐,表面生灰霉。
豇豆灰霉病病原特征
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與金瓜灰霉病相同。分生孢子聚生、無色、單胞,兩端差異大,狀如水滴或西瓜子,大小3.2~12.8×3.2~9.6微米。孢子梗淺棕色,多隔,大小896~1088×16~20.8微米。
豇豆灰霉病傳播途徑
以菌絲、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絲在病殘體中營腐生生活,不斷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條件不適病部產生菌核,在田間存活期較長,遇到適合條件,即長出菌絲直接侵入或產生孢子,借雨水濺射或隨病殘體、水流、氣流、農具及衣物傳播。腐爛的病莢、病葉、病卷須、敗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發病。
豇豆灰霉病發病條件
菌絲生長溫限4~32℃,適溫度13~21℃,高于21℃其生長量隨溫度升高而減少,28℃銳減。該菌產孢溫度范圍1~28℃,同時需較高濕度;病菌孢子5~30℃均可萌發,適13~29℃;孢子發芽要求一定濕度,尤在水中萌發,相對濕度低于95%孢子不萌發。病菌侵染后,潛育期因條件不同而異,1~4℃接種后1個月產孢,20℃接種后7天即產孢;生產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條件下,只要具備高濕和20℃左右的溫度條件,病害易流行。病菌寄主較多,為害時期長,菌量大,防治比較困難。
灰霉病是豇豆上重要病害,各種植區廣泛發生,嚴重影響豇豆產量和品質。由于此病侵染快且潛育期長,又易產生抗藥性,目前主要推行生態防治、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防措施。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豇豆灰霉病防治方法。 豇豆灰霉病防治方法-田間管理 (1)棚室圍繞降低濕度,采取提高棚室夜間溫度,增加白天通風時間,從而降低棚內濕度和結露持續時間,達到控病的目的。 (2)及時拔除病株,攜出田外燒...【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