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
發布時間:2017/2/14 9:03:59 瀏覽次數:37283次
立枯絲核菌引起苗期玉米根系及莖基部染病部位變褐壞死,地上部葉片邊緣出現黃褐色云紋狀斑,可致田間大量死苗,嚴重地塊發病率高達80%。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為害癥狀
苗期引起根系及莖基部染病部位變褐壞死,地上部葉片邊緣出現黃褐色云紋狀斑,可致田間大量死苗,嚴重地塊發病率高達80%。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形態特征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此外禾谷絲核菌(R.cerealisVanderHoeven)中的CAG-3、CAG-6、CAG-8、CAG-9、CAG-10等菌絲融合群也是該病重要的病原菌,其中CAG-10對玉米致病力強。中國不同玉米種植區玉米紋枯病的立枯絲核菌的菌絲融合群及致病性不同。引發典型癥狀的主要是立枯絲核菌R.solaniAG-1IA菌絲融合群。華北地區AG-IIA、AG-lIB、AG-3、AG-5四個菌絲融合群都能侵染玉米。西南地區廣泛分布著AG-4、AG-1IA兩個菌絲融合群,其中AG-4對玉米幼苗致病力較強,成株期AG-IIA的致病力較強。該菌群是一種不產孢的絲狀真菌。菌絲在融合前常相互誘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或接觸融合三種融合狀態。玉米紋枯病菌為多核的立枯絲核菌,具3個或3個以上的細胞核,菌絲直徑6~10微米。菌核由單一菌絲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菌絲密集而成。該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層蠟狀或白粉色網狀至網膜狀子實層。擔子桶形或亞圓筒形,較支撐擔子的菌絲略寬,上具3~5個小梗,梗上著生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至寬棒狀,基部較寬,大小7.5~12×4.5~5.5(um)。擔孢子能重復萌發形成2次擔子。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傳播途徑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從播種至出苗期均可發生。絲核菌主要以菌核、菌絲體在土壤或病殘體中越冬。遇有發病條件即開始侵染。侵染適期為苗齡0~10天。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發病條件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條件總的趨勢是:土溫低、濕度大、粘質土發病重,播種前整地粗放、種子質量不高、播種過深、土壤貧瘠易發病。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從播種至出苗期均可發生,可致田間大量死苗,嚴重地塊發病率高達80,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防治方法如下: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防治方法 (1)實行大面積輪作。 (2)采用高壟或高畦栽培,認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和雨后積水。苗期注意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 (3)適期播種,不宜過早。 (4)提倡采用地膜覆蓋和種衣劑包衣,具體用法見使用說明書。...【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