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3/7 8:56:56 瀏覽次數:3311次
蠶豆油壺菌火腫病主要為害蠶豆的葉和莖部。葉片染病在葉兩面均可產生淺綠色病斑,隆起,出現圓形至扁圓形小腫瘤,直徑數毫米,表面粗糙,單生或群生。后期葉片卷曲成畸形,腫瘤呈褐色潰爛,病葉凋萎于枯。莖部染病也生許多隆起的腫瘤,形狀與葉上瘤相近,病株矮化,生長不良。
蠶豆油壺菌火腫病基本信息
中文名:蠶豆油壺菌火腫病
病原中文名:蠶豆油壺菌
病原拉丁學名:OlpidiumviciaeKusano
病原分類地位:鞭毛菌亞門真菌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蠶豆
主要為害部位:葉和莖部
蠶豆油壺菌火腫病形態特征
病組織內可產生很多孢子囊。孢子囊萌發產生釋孢管,釋放出游動孢子,大小6~7×5(um),單鞭毛,在蠶豆表面上游動一個時期以后,作阿米巴狀運動。鞭毛收縮后,外面形成一層包膜,膜上具孔,把其中的原生質輸入到寄主表皮細胞內,形成阿米巴狀原生質團,附著在寄主細胞核上。這個原生質團內的核分裂,外生一薄膜又發育成一個孢子囊。游動孢子成對結合,形成雙鞭毛接合子,短暫游動后休止,且在其體外形成囊膜,同時把所含原生質輸入寄主細胞內。接合子又能形成休眠孢子囊,在寄主體外越冬。
蠶豆油壺菌火腫病傳播途徑
以休眠孢子囊越冬。翌年春天,休眠孢子囊萌發,釋放出單鞭毛的游動孢子,侵入蠶豆幼芽、幼莖及幼葉,在寄主細胞里形成薄壁的游動孢子囊,致豆苗發病。此后游動孢子囊又通過出管釋放游動孢子進行再侵染,潛育期10~14天。
蠶豆油壺菌火腫病主要為害蠶豆的葉和莖部。蠶豆油壺菌火腫病如何防治? 蠶豆油壺菌火腫病如何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如青海牛角葫豆、豐來葫豆、馬爾康葫豆、西昌葫豆、蒲西大白葫豆、金川葫豆等。 (2)實行豆麥麥或馬鈴薯3年輪作制,或采用豆麥間作,防病作用明顯。 (3)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 (4)藥劑防治 ①用種子重量0.1.的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效顯著。 ...【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