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茄二十八星瓢蟲
發布時間:2018/6/13 10:58:26 瀏覽次數:6032次
二十八星瓢蟲是危害蔬菜的典型有害瓢蟲,它是馬鈴薯瓢蟲和茄二十八星瓢蟲的統稱,以危害茄子和馬鈴薯為主。二十八星瓢蟲典型特點就是背上有28個黑點(黑斑),這是與其他瓢蟲顯著的區別,在昆蟲學分類上屬于鞘翅目瓢蟲科,俗稱花大姐、花媳婦。
成蟲、幼蟲在葉背剝食葉肉,僅留表皮,形成許多不規則半透明的細凹紋,狀如籮底。也能將葉吃成孔狀,甚至僅存葉脈。嚴重時受害葉片干枯、變褐,全株死亡。果實被啃食處常常破裂、組織變僵;粗糙、有苦味,不能食用。
一、特征描述
1、成蟲
呈半球形,紅褐色,全體密生黃褐色細毛,每一鞘翅上有14個黑斑。
①茄二十八星瓢蟲。成蟲體略小,前胸背板多具6個黑點,兩鞘翅合縫處黑斑不相連,鞘翅基部第二列的4個黑斑基本上在一條線上,幼蟲體節枝刺毛為白色。
②馬鈴薯瓢蟲。成蟲體略大,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個大的黑色劍狀斑紋,兩鞘翅合縫處有l~2對黑斑相連,鞘翅基部第二列的4個黑斑不在一條線上,幼蟲體節枝刺均為黑色。
2、卵
炮彈形,初產淡黃色,后變黃褐色。
3、幼蟲
老熟幼蟲淡黃色,紡錘形,背面隆起,體背各節生有整齊的枝刺,前胸及腹部第8~9節各有枝刺4根,其余各節為6根。
4、蛹
淡黃色,橢圓形,尾端包著末齡幼蟲的蛻皮,背面有淡黑色斑紋。
二、發生規律
在東北、華北等地一年發生1~2代,江蘇3代。以成蟲群集在背風向陽的山洞、石縫、樹洞、樹皮縫、墻縫及籬笆下、土穴等縫隙中和山坡、丘陵坡地土內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出蟄,先在附近雜草上棲息,再逐漸遷移到馬鈴薯、茄子上繁殖為害。成蟲產卵期很長,卵多產在葉背,常20~30粒直立成塊。代幼蟲發生極不整齊。成、幼蟲都有取食卵的習性,成蟲有假死性,并可分泌黃色粘液。幼蟲共4齡,老熟幼蟲在葉背或莖上化蛹。夏季高溫時,成蟲多藏在遮蔭處停止取食,生育力下降,且幼蟲死亡率很高。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分別是、二代幼蟲的為害盛期,從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二代成蟲遷移越冬。東北地區越冬代成蟲出蟄較晚,而進入越冬稍早。茄二十八星瓢蟲在長江流域年發生3~5代,以成蟲越冬。以散居為主,偶有群集現象。越冬代成蟲產卵期長,故世代重疊。
成蟲具假死性,并互相殘殺。有一定趨光性,但畏強光。卵多產在葉背,也有少量產在莖、嫩梢上。幼蟲的擴散能力較弱,同一卵塊孵出的幼蟲,一般在本株及周圍相連的植株上為害。幼蟲比成蟲更畏強光,成、幼蟲均有自相殘殺及取食卵的習性,幼蟲共4齡,多數老熟幼蟲在植株中,下部及葉背上化蛹。該蟲第二、三、四代為主害代,此期正值6、7、8月夏季茄科蔬菜的生長盛期;8月底至9月初,茄科作物陸續收獲、翻耕、幼蟲和蛹死亡率較高,幼、成蟲向野生寄主及豆類、秋黃瓜上轉移,10月上、中旬開始,成蟲又飛向越冬場所。
1、癥狀
只留下葉表皮,嚴重的葉片可呈透明,呈褐色枯萎,葉背只剩下葉脈。莖和果上也有細波狀食痕。
2、病原
1年發生2~3代。成蟲在枯草、樹木裂口及石垣越冬,5月份飛至苗床和大棚番茄及茄子田產卵,亦常寄生于酸漿和牛蒡。觸摸時,成蟲從體內分泌出黃色液體,由葉片滑落卵為彈頭形,產在葉背,幼蟲灰白色,帶有支狀刺,20天后化為成蟲。
二十八星瓢蟲是危害蔬菜的典型有害瓢蟲,它是馬鈴薯瓢蟲和茄二十八星瓢蟲的統稱,以危害茄子和馬鈴薯為主。二十八星瓢蟲典型特點就是背上有28個黑點(黑斑),這是與其他瓢蟲最顯著的區別,在昆蟲學分類上屬于鞘翅目瓢蟲科,俗稱花大姐、花媳婦。 成蟲、幼蟲在葉背剝食葉肉,僅留表皮,形成許多不規則半透明的細凹紋,狀如籮底。也能將葉吃成孔狀,甚至僅存葉脈。嚴重時受害葉片干枯、變褐,全株死亡。果實被啃食處常常破...【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