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0/15 9:03:41 瀏覽次數:3366次
斜紋夜蛾主要為害甘薯、蔬菜、芋頭、豆類,近年來開始在茶園大量出現,嚴重影響茶葉的品質和產量。因此,農戶們必須加強對該病的防治措施。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茶樹斜紋夜蛾的特征習性、暴發原因及防治措施,詳情如下: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6~21mm,翅展37~42mm,前翅黃褐色至灰褐色,后翅銀白色,有紫色反光,翅脈呈暗褐色。主要特征是前翅的前緣至翅中央(環紋和腎紋之間)有3條明顯的白色斜紋。卵扁半球形,直徑0.5mm,初產黃白色,孵化時紫黑色。卵塊橢圓形,由2~3層卵粒疊成,上蓋灰黃色絨毛,每塊卵一般有數十至數百粒。幼蟲老熟幼蟲體長35~51mm,體色變化大,有黑褐色、暗綠色、灰綠色,茶樹上表現灰綠色,芋頭上表現為黑褐色,甘薯上表現為暗綠色。主要特征是蟲體背部和兩側有5條黃白色線(背線、亞背線、氣門下線),中胸至腹部第9節在亞背線上側各節上有1個近半月形黑斑(茶樹上為害黑斑不明顯),氣門和胸足呈黑色。蛹長15~20 mm,初蛹為脂紅色,后逐變為赭紅色。腹部4~7節背面和5~7節腹面前緣密布圓形小刻點,氣門黑色,橢圓形,向后傾斜,氣門后有凹下空腔1個。腹部末端有1對粗大彎曲的刺,刺基部分開。
生活習性
浙江1年發生4~5代,以蛹在土下越冬,但遷飛可能性很大。根據近5年來觀察,斜紋夜蛾每年初次為害茶樹在6月下旬(第2代),暴發為害期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溫期,據沙頭鎮茶樹遭受為害時期來推測,成蟲盛發期應在7月中下旬(第3代)。成蟲日伏夜出,白天躲在雜草或土縫中,日落開始活動,取食植物花蜜進行營養補充,夜間交尾產卵。趨光性弱,但對黑光燈趨性強,喜食糖醋配制。
產卵前期1~3d,個別羽化后即交尾產卵,羽化后3~5d為產卵盛期,產卵量與營養、氣溫等環境有關,一般3~5塊,多者8~17塊,一般卵量幾十至幾百粒。據有關調查發現,一塊卵幼蟲達到300多頭。卵多產在茶樹中部葉背。卵期同氣溫關系很大。據記載,日均溫22.4℃卵期平均7.3d,25℃為2.9d,28.3℃為2.4d,30.7℃為2d。
幼蟲共6齡,初孵幼蟲集中取食,3齡前為害茶樹幼嫩葉肉,4齡暴食茶樹嫩葉嫩莖。幼蟲具有假死性,一遇驚動即刻卷曲滾落到地面。4齡后出現避光性,白天躲在茶樹樁附近土面或土中,夜間和早晨出來取食。幼蟲歷期同溫度呈負相關,當日平均溫度21.2℃時平均幼蟲歷期26.7d,26.8℃平均16.9d,29.5℃時平均14.8d,30.2℃為12.4d。據江西彭澤記載,各齡幼蟲歷期1齡1.8d,2齡2.0d,3齡2.4d,4齡2.5d,5齡3.0d,6齡5.0d,共16.7d。幼蟲成熟入土1~3cm做橢圓形土室化蛹。蛹期日均溫29.2℃,平均歷期9.4d(第3代),日均溫23.6℃,平均12.9d。
暴發原因
茶樹斜紋夜蛾是一種喜溫性害蟲。近年來夏至梅輕,出梅早,7~8月均出現夏旱,持續的高溫少雨,對其暴發為害非常有利。沙頭鎮甘薯等園地基本發展為種植烏牛早茶,全鎮作物品種單一,食物短缺,使斜紋夜蛾集中轉移為害茶樹。茶農盲目增加用藥量和次數,天敵被大量殺死,失去了天敵的控制作用。大量使用化肥,茶樹生長過分茂密、嫩綠、抗蟲能力減弱,有利于害蟲為害。
斜紋夜蛾主要為害甘薯、蔬菜、芋頭、豆類,近年來開始在茶園大量出現,嚴重影響茶葉的品質和產量。因此,農戶們必須加強對該病的防治措施。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茶樹斜紋夜蛾的特征習性、暴發原因及防治措施,詳情如下: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6~21mm,翅展37~42mm,前翅黃褐色至灰褐色,后翅銀白色,有紫色反光,翅脈呈暗褐色。主要特征是前翅的前緣至翅中央(環紋和腎紋之間)有3條明顯的白色斜...【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