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6 10:02:23 瀏覽次數:3155次
高粱芒蠅,Atherigona soccata Rondani,為雙翅目(Diptera),蠅科(Muscidae)。 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和廣西。在南歐、北非、西非、南亞、東南亞(緬甸、泰國)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也廣為分布。寄主為高粱和野生高粱。高粱苗期被害后生育期推遲,失去授粉時機,嚴重影響繁育和制種。
高粱芒蠅形態特征
高粱芒蠅成蟲
體長約3~4毫米,體黃褐色,胸部灰色,背面有3條灰黑色縱紋。雌蟲前足腿節的基半部黃色,端半部黑色,腹部可見節的第2~4節背面各有一對黑色斑;雄蟲腿節全為黃色,或端部部分黑色,腹部僅第2~3節各有一對黑斑。雄蟲腹部尾節隆起略呈枕狀,兩側突呈短扁柱狀。
高粱芒蠅卵
長約1.4毫米,白色,長橢圓形似船狀,表面有縱細刻紋。
高粱芒蠅幼蟲
體長7~8毫米,蛆形,黃白色半透明,腹末暗色,中央一對黑色氣門顯著突起,
高粱芒蠅蛹
長3.5~5毫米,棕紅至棕黑色,圓筒形,前端平截邊緣隆起似桶蓋。
高粱芒蠅生活史及習性
(一)生活史 高粱芒蠅在都勻地區,一年發生七代(1974年)。末代幼蟲于11月在高粱的后期分孽苗內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蟲開始化蛹。***代發生期在4月至5月,正值春播(4月)高粱苗期,幼蟲為害嚴重。第二代發生在5月中旬至6月,幼蟲主要為害夏播(5月)高粱幼苗以及前期播種的高粱分孽與分枝苗。第三代至第六代分別發生在6月中旬至7月、7月中旬至8月、8月中旬至9月、9月下旬至n月上旬.
高粱芒蠅發生規律
每年發生代數因地而異,少則5~6代,多則11~12代。在廣東無越冬期,但冬期發育進度遲緩。世代重疊。在中國除其他地方多以老熟幼蟲在土下越冬(四川也有以蛹越冬),翌年化蛹羽化為成蟲出土。雌成蟲對腐臭魚蝦等發酵物質有強烈趨性。成蟲取食含糖物質,雌成蟲還要取得蛋白質類食料作補充營養后始能性成熟。卵散產于心葉及附近三葉片上,前期產卵在葉背; 6片全葉期卵多產在葉面的葉尖和邊緣處。產卵盛期如與高粱苗期相吻合,發生為害就重。卵孵化為幼蟲后,從葉鞘內側下行呈環狀蛀入心葉基部取食后再向上蛀食。植株在5葉期前被害造成枯心苗,或叢生分蘗、主莖生長停滯; 5葉期后至孕穗期被害,除造成枯心外還影響穗部的發育和抽穗。以苗期被害為主。幼蟲有假死習性。高濕或葉片有露水時有利侵入成活,但對成蟲產卵的壽命有不利影響。不轉株為害。心葉維管束細胞壁厚、木質化程度高、***早三片葉鞘外表皮的三氧化硅體排列緊的品種受害輕。老熟后幼蟲離株入土。天敵有寄蟲蜂、細菌等。
高粱芒蠅,atherigona soccata rondani,為雙翅目(diptera),蠅科(muscidae)。 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和廣西。在南歐、北非、西非、南亞、東南亞(緬甸、泰國)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也廣為分布。寄主為高粱和野生高粱。高粱苗期被害后生育期推遲,失去授粉時機,嚴重影響繁育和制種。高粱芒蠅形態特征高粱芒蠅成蟲體長約3~4毫米,體黃褐色,胸部灰色,背面有3...【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