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扁刺蛾
發布時間:2014/1/20 11:11:47 瀏覽次數:8517次
扁刺蛾是鱗翅目,刺蛾科害蟲。該害蟲出現區域包括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地區以及四川、云南、陜西等地,特別是在黃河故道以南、江浙太湖沿岸及江西中部地區出現較多。該害蟲主要為害棗、蘋果、梨、桃、梧桐、楓楊、白楊、泡桐等多種果樹和林木。
扁刺蛾病癥:
幼蟲主要為害葉片,1-2齡幼蟲只咬食葉背表皮及葉肉,3齡以后將葉片咬食成缺刻,嚴重時將葉片全部蠶食光,僅殘留葉柄及主脈。
扁刺蛾病原:
雌成蟲全體灰褐色,腹面及足色較深;觸角絲狀,基部十數節呈櫛齒狀。雄成蟲櫛齒發達,前翅灰褐微帶紫色,中室前有一明顯的暗紫色寬橫帶,自前緣近頂角處向后緣中部傾斜;雄蟲中室直角有一黑點,后翅暗灰色。卵扁平橢圓形,初為淡黃色,孵化前灰褐色。老熟幼蟲背面呈弧形隆起,體扁橢圓形,全體綠色或黃綠色,背線白色,邊緣蘭色;每節兩側生有短叢刺l對,體邊緣每側有11個瘤狀突起第4節上有一個明顯的紅點。蛹體近橢圓形,初為乳白色,漸變黃色,呈黃褐色。繭橢圓形,暗褐色。
扁刺蛾的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北方一年發生l代,長江下游地區2代,少數3代。均以老熟幼蟲在樹下3-6cm土層內結繭以前蛹越冬。1代區5月中旬開始化蛹,6月上旬開始羽化、產卵,發生期不整齊,6月中旬-8月上旬均可見初孵幼蟲,8月為害重,8月下旬開始陸續老熟入土結繭越冬。2-3代區4月中旬開始化蛹,5月中旬-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蟲發生期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蟲發生期為7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3代幼蟲發生期為9月上旬至10月。以末代老熟幼蟲入土結繭越冬。成蟲多在黃昏羽化出土,晝伏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產卵,多散產于葉面上。幼蟲共8齡,6齡起可食全葉,老熟幼蟲多夜間下樹入土結繭。成蟲有趨光性;白天隱伏在枝葉間、草叢中或其他蔭蔽物下。幼蟲孵化后,低齡期有群集性,并只咬食葉肉,殘留膜狀的表皮;大齡幼蟲逐漸分散為害,從葉片邊緣咬食成缺刻甚至吃光全葉;老熟幼蟲遷移到樹干基部、樹枝分叉處和地面的雜草間或土縫中作繭化蛹。
扁刺蛾的防治方法:
1、結合整枝、修剪、除草和冬季清園、松土等,枝干上、雜草中的越冬蟲體,破壞地下的蛹繭,以減少下代的蟲源。初孵幼蟲分散為害前,可摘除帶蟲葉片。利用幼蟲下樹在土中結繭越冬,并對土壤質地有選擇的習性,在春季組織人力挖繭。
2、藥劑防治:對蟲口密度較大的果園,在各代幼蟲盛孵期,可用下列藥劑噴霧防治: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液;50%殺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滅幼脲膠聶劑500-1000倍液。扁刺蛾幼蟲對藥劑較敏感,噴藥時,應將藥液噴至葉背蟲體上。。
梨樹扁刺蛾是鱗翅目,刺蛾科害蟲,主要為害棗、蘋果、梨、桃、梧桐、楓楊、白楊、泡桐等多種果樹和林木。 雌成蟲全體灰褐色,腹面及足色較深;觸角絲狀,基部十數節呈櫛齒狀。雄成蟲櫛齒發達,前翅灰褐微帶紫色,中室前有一明顯的暗紫色寬橫帶,自前緣近頂角處向后緣中部傾斜;雄蟲中室直角有一黑點,后翅暗灰色。卵扁平橢圓形,初為淡黃色,孵化前灰褐色。老熟幼蟲背面呈弧形隆起,體扁橢圓形,全體綠色或黃綠色,背線白色...【查看詳情】
想要更好的防治扁刺蛾,對于梨樹扁刺蛾的傳播特性要有一定的了解,這就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對扁刺蛾進行防治。 北方一年發生l代,長江下游地區2代,少數3代。均以老熟幼蟲在樹下3-6cm土層內結繭以前蛹越冬。1代區5月中旬開始化蛹,6月上旬開始羽化、產卵,發生期不整齊,6月中旬-8月上旬均可見初孵幼蟲,8月為害最重,8月下旬開始陸續老熟入土結繭越冬。2-3代區4月中旬開始化蛹,5月中旬-6月上旬羽化。...【查看詳情】
梨樹扁刺蛾是鱗翅目,主要在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地區以及四川、云南、陜西等地發生,防治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1、結合整枝、修剪、除草和冬季清園、松土等,清除枝干上、雜草中的越冬蟲體,破壞地下的蛹繭,以減少下代的蟲源。初孵幼蟲分散為害前,可摘除帶蟲葉片。利用幼蟲下樹在土中結繭越冬,并對土壤質地有選擇的習性,在春季組織人力挖繭。 2、藥劑防治:對蟲口密度較大的果園,在各代幼蟲盛孵期,可用下列...【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