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葉蟬
發布時間:2014/2/18 14:24:43 瀏覽次數:3469次
棉花棉葉蟬是同翅目,葉蟬科。俗稱棉葉跳蟲、棉浮塵子、二點浮塵子、茄葉蟬等。該害蟲在國內各省分布相對較廣。特別是在黃河流域、西南棉區蟲量大,為害重。寄主棉花、茄子、馬鈴薯、豆類、白菜、煙草、番茄、甘薯、空心菜、南瓜、芥菜、蘿卜、木棉、木芙蓉、錦葵、向日葵、芝麻、桑、葡萄、柑桔等3l科77種。
棉花棉葉蟬的為害特點:
以成、若蟲在葉背吸取棉花汁液,葉受害后,先是葉片的及邊緣變黃,并逐漸向葉片中部擴大。為害嚴重時,葉及邊緣由黃變紅,后期還會由紅變成焦黑色,葉片卷縮畸形,植株矮小,枯死。棉葉蟬除直接為害外,還傳播病毒病。
棉花棉葉蟬的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3mm左右。頭、胸部黃綠色。頭冠中長與復眼間寬接近相等;頭冠淡黃綠色,在近前緣處有2個小黑點,黑點周圍環繞白色紋。復眼黑褐色。前胸背板前緣區具3個白色斑點,后緣中央另有1個白點。小盾片黃色較深,盾片基部中央,二基側角及側緣各有1個白色斑點。前翅黃綠色透明,端部色略灰暗,在端部近爪片末端處有1個明顯的小黑色斑點。體腹面包括各足皆為淡黃綠色,各脛節末端及跗節黃綠色,背面黃色較濃。雄蟲腹面尾節的中央處,兩旁各具一塊狹長并密生細毛的下生殖板。本種體色變化很大,有些個體甚至微帶黃褐至紅褐色。卵長0.7mm,寬0.15mm,長腎形。初產時無色透明,后逐漸變為淡綠色。若蟲一齡若蟲體長0.8mm,口器長達腹部第七節,中、后胸兩側各有1個乳狀突起的翅芽。二齡若蟲體長1.3mm,口器長達腹部第五節末端,前翅芽伸至后胸末端,后翅芽長達腹部第二節前緣。三齡若蟲體長1.6mm,口器長達腹部節,前翅芽伸至腹部節末端,后翅長達第二腹節末端。四齡若蟲體長1.9mm,口器長達后胸末端,前翅芽伸達第二腹節末端,后翅芽長達第三腹節前端。五齡若蟲體長2.2mm,口器長達中胸后部,前翅芽伸至第四腹節,后翅芽長達第四腹節末端。
棉花棉葉蟬的生活習性:
南京年生8—9代,湖北12—14代,廣東14代。世代重疊。以成蟲和卵在茄子、馬鈴薯、蜀葵、木芙蓉、梧桐等的葉柄、嫩尖或葉脈周圍及組織內越冬。在湖北、廣東等地冬季仍見成蟲在豆科作物上繁殖。5月中旬至11月是為害期,其中尤以10一11月上旬為害重。成蟲白天活動,在晴天高溫時特別活躍,有趨光性,一受驚擾,迅速橫行或逃走。一、二齡若蟲,常群集于靠近葉柄的葉片基部,成蟲和三齡以上若蟲一般多在葉片背面取食,喜食幼嫩的葉片,夜間或陰天常爬到葉片的正面。在28—30℃下卵歷期5—6天;若蟲期5.6—6.1天;成蟲期15—20天。6℃以下進入休眠狀態。
棉花棉葉蟬的防治方法:
棉葉蟬的防治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壓低發生基數和防治其他棉花害蟲時進行兼治為重點。
(1)農業防治
冬、春季結合積肥,田邊、溝邊雜草;選種葉片多毛、毛長的抗蟲品種;適時早播,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促進棉花健壯生長,提高抗害能力。
(2)化學防治
一般發生年份可結合防治棉鈴蟲、棉紅鈴蟲等進行兼治。若發生數量達70頭/百葉以上或棉葉已經受害時,應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常用的藥劑有:2%葉蟬散粉劑或5%甲奈威粉劑30 kg/hm2,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或25%伏殺磷乳油1 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倍、20%撲虱靈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等。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