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田棉鈴蟲
發布時間:2014/2/21 14:16:02 瀏覽次數:8316次
花生田棉鈴蟲又被稱作棉鈴實夜蛾,其屬于鱗翅目,夜蛾科害蟲,該害蟲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危害作物包括:花生、棉、麥、豆、煙草等農作物。
花生田棉鈴蟲的為害特點:以幼蟲食害花生的葉片和花蕾成缺刻,尤其喜食花蕾,影響受精和果針入土,造成大幅度減產。
花生田棉鈴蟲的形態特征:
有四種形態: 成蟲:灰褐色中型蛾,體長15~20mm,翅展31~40mm,復眼球形,綠色(近緣種煙青蟲復眼黑色)。雌蛾赤褐色至灰褐色,雄蛾青灰色,棉鈴蟲的前后翅,可作為夜蛾科成蟲的模式,其前翅,外橫線外有深灰色寬帶,帶上有7個小白點,腎紋,環紋暗褐色。后翅灰白,沿外緣有黑褐色寬帶,寬帶中央有2個相連的白斑。后翅前緣有1個月牙形褐色斑。
卵: 半球形,高0.52mm,0.46mm,頂部微隆起;表面布滿縱橫紋,縱紋從頂部看有12條,中部2縱紋這間夾有1~2條短紋且多2~3岔,所以從中部看有26~29條縱紋。
幼蟲: 共有6齡,有時5齡(取食豌豆苗,向日葵花盤的),老熟6齡蟲長約40~50mm,頭黃褐色有不明顯的斑紋,幼蟲體色多變,分4個類型:1)體色淡紅,背線,亞背線褐色,氣門線白色,毛突黑色。2)體色黃白,背線,亞背線淡綠,氣門線白色,毛突與體色相同。3)體色淡綠,背線,亞背線不明顯,氣門線白色,毛突與體色相同。4)體色深綠,背線,亞背線不太明顯,氣門淡黃色。氣門上方有一褐色縱帶,是由尖銳微刺排列而成(煙青蟲的微刺鈍圓,不排成線)。幼蟲腹部第1,2,5節各有2個毛突特別明顯。
蛹:長17~20mm,紡錘形,赤褐至黑褐色,腹末有一對臀刺,刺的基部分開。氣門較大,圍孔片呈筒狀突起較高,腹部第5~7節的點刻半圓形,較粗而稀(煙青蟲氣孔小,刺的基部合攏,圍孔片不高,第5~7節的點刻細密,有半圓,也有圓形的)。入土5~15cm化蛹,外被土繭。
花生田棉鈴蟲的生活習性:華北花生區年生4代,長江流域5—6代,華南6—7代。山東代發生在5月中旬一6月上旬,主要為害小麥、豌豆、番茄;第二代發生在6月中旬一7月上旬,主要為害春花生,是主要為害代。
花生田棉鈴蟲的防治方法:
當棉田棉鈴蟲百株蟲率一代為5~10頭、二代為15~20頭、三代25頭時可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以挑治為主,嚴禁盲目全面施藥。
棉鈴蟲卵孵化盛期到幼蟲二齡前,施藥效果。二代卵多在頂部嫩葉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僅噴棉株頂部,三、四代卵較分散,可噴棉株四周。
棉鈴蟲的防治應以生物性農藥或對天敵殺傷小的農藥為主。棉鈴蟲發生較重地塊,在產卵盛期或孵化盛期至三齡幼蟲前,局部噴灑拉維因、卡死克、賽丹、BT制劑等防治。關鍵是抓住防治時期。
花生田棉鈴蟲主要危害花生、棉、麥、豆、煙草等農作物,在國內各地都有分布。 花生田棉鈴蟲的防治方法: 當棉田棉鈴蟲百株蟲率一代為5~10頭、二代為15~20頭、三代25頭時可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以挑治為主,嚴禁盲目全面施藥。 棉鈴蟲卵孵化盛期到幼蟲二齡前,施藥效果最好。二代卵多在頂部嫩葉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僅噴棉株頂部,三、四代卵較分散,可噴棉株四周。 棉鈴蟲的防治應以生物...【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