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黑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葉面病斑圓形、橢圓形至不定形,褐色至紫褐色,斑面具有同心輪紋,邊際色較深,外周黃暈顯著或不顯著,濕潤時斑面呈現(xiàn)黑色霉層病癥(病菌分孢梗及分生孢子),病斑直徑4~l0毫米或更大,嚴重時葉面病斑布滿,有的連合成斑塊,病斑外表易決裂或部分脫完工葉面穿孔。葉柄上病斑橢圓形或近梭形,稍凹陷,斑面亦具有同心輪紋和長黑霉。
病菌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及種子上越冬、越夏。借雨水傳達,從葉片表皮氣孔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先從下部老葉侵染,在受害的葉片上可不斷產(chǎn)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逐步向上部、內(nèi)部葉片開展。發(fā)病適合溫度15~20℃,相對濕度75%~85%,發(fā)病潛育期5~10天。該病在南方可周年發(fā)作。春季雨水較多,田間濕度大,秋季露珠重,肥水辦理粗豪情況下,發(fā)病嚴重。
防治要點:
鑒于本病在植株早衰和生勢虛弱時易發(fā)病,因而,在用肥上尤其要重視葉面養(yǎng)分劑的施用;在水分辦理上,留意勿灌溉過度,雨后要清溝排漬降濕,以增強根系生機,進步抗病力。
①大都甘藍種類間抗病性體現(xiàn)情況不明,應加強查詢,留意尋覓抗(耐)病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