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是由于受多種不利環境的因素影響,導致秧苗的抗病能力降低,從而被鐮刀菌、立枯茲核菌和稻蠕泡菌等乘虛侵入所至的苗期病害。下面重點介紹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病害導致病害秧苗萎蔫,導致病苗斷裂,農民朋友應及時找到水稻立枯病的防治要點。
水稻立枯病該如何防治之癥狀,出苗前或剛出土時發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變褐色,病芽扭曲、腐爛而死。在種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層。多發生于幼苗立針期到2葉期,病苗心葉枯黃,葉片不展開,基部變褐,有時葉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漸變為黃褐色。種子與幼苗基部交界處生有霉層,莖基軟弱,易折斷,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成片發生與死亡。多發生于幼苗2.5葉期前后,病苗葉尖不吐水,葉色枯黃、萎蔫,成穴狀迅速向外擴展,秧苗基部與根部極易拉斷,葉片打綹。在天氣驟晴時,幼苗迅速表現青枯,幼苗葉色青綠,最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現成片青綠枯死。
水稻立枯病的發病規律,低溫、陰雨、光照不足是誘發立枯病的重要條件,其中以低溫影響最大。在低溫條件下幼苗抗病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害發生。氣溫過低,對病原菌發育和侵染影響小,但對幼苗生長不利,根系發育不良,吸收營養能力下降,更有助于病害發展。如天氣持續低溫或陰雨后暴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調,病害發生加重。
水稻立枯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有效的防治呢?接下來就由小編詳細的為您介紹下水稻立枯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幫助大家更好的種植水稻。
水稻立枯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術苗床上常見多發的病害之一。引發立枯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受氣候、苗床管理、播種量、苗床ph值、壯秧劑質量及使用方法是否正確等因素的影響,必須綜合多樣因素考慮,采取綜合防治措施進行防治,才能使水稻秧苗生長健壯,減少立枯病的發生。
水稻立枯病屬于土傳病害。是由多種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主要由半知菌亞門瘤座菌目鐮孢菌屬下六種鐮孢菌及鞭毛菌亞門霜霉目腐霉菌屬的腐霉菌等真菌共同作用引起的。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苗床期最容易大面積發生的病害之一,病害主要出現在一葉一心到兩葉期。那水稻遭受立枯病怎么辦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立枯病表現癥狀:
芽腐:
出苗前或剛出土時發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變褐色,病芽扭曲、腐爛而死。在種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層。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種植期間常見的一種病害,輕則減產,重則絕收。損失了農民伯伯的利益。那么,水稻立枯病發病時期在什么時候?水稻立枯病該如何防治?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水稻立枯病發病時期以及用藥防治措施,一起看看吧!
水稻立枯病的發病時期
秧苗在2~3葉期時胚乳將近耗盡,抗寒力***差,日平均氣溫低于12~15~C則生育受阻,抗病性顯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時若遇低溫陰雨***易發生立枯病。所以,旱育秧苗2~3葉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時期。
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癥狀
1、芽腐,出苗前或剛出土時發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變褐色,病芽扭曲、腐爛而死。在種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層。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常見的一種土傳病害,水稻得了立枯病會出現一塊一塊、一窩一窩秧苗發黃打綹,根系由白變黃變褐,有紅褐色菌絲,苗床濕度過大時在種子周圍發現白色、灰綠色霉層。為此,總結了水稻立枯病的發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水稻立枯病的發病原因:
1、苗床解凍層淺。秧苗生育前期氣溫低,后期氣溫突然升高,地下部根系不發達,吸水能力弱,地上部秧苗水分蒸騰量大,水分供不應求。
2、苗床低洼不平,土溫低,水分大,土壤通透性差,根系發育不良。
3、育苗土質量差,粘性大,通透性差。
水稻立枯病是以土壤傳播為主的土傳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因此土壤消毒是防治的關鍵。
1、床土配制:選擇地勢高和地面平坦的地塊做苗床,床土要選擇有機質含量高、肥沃、疏松、偏酸性土壤。
2、加強管理:育苗前期以防寒保溫為主,待出苗后開始小通風煉苗,水稻1葉1心期小通風,在大棚兩頭把棚膜揭開一尺高的三角形狀,大棚內溫度不高于28℃;2葉1心期中通風,在大棚兩頭把棚膜揭開一米高的三角形狀,大棚內溫度不超過25℃;3葉1心期以后大通風,棚內溫度在23℃左右。防止秧苗徒長,控制青枯病的發生。
3、藥劑防治: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款來自德國貝爾上海植保有限公司的產品-青立枯病專用-克星3號,能夠深入植株體內,清除有害菌的分泌物和有害組織,并誘導植物產生抗病能力,抗病性,形成強大的抗病防御體系。
水稻立枯病一般發生在水稻的秧苗期,是一種由有害病菌引起的一種病害,嚴重時會造成大片的青苗枯萎死亡。那么,怎樣防治水稻立枯病呢?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1、在水稻秧苗1-2葉期時,使用青枯立克 50ml+ 大蒜油 15ml,兌水15公斤噴霧,5—7天1次,連噴2次。為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建議噴霧時每15公斤水加葉面肥25ml。發病中后期:使用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進行噴霧,3天一次,連噴2到3次。
2、精心選種與曬種。提高催芽技術,防止種子受傷,提高種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3、適期播種,播種密度不要過大。應在氣溫穩定通過6℃ 時播種,不要盲目搶早。從理論上講,播種密度以300 g/m2為宜。然而在實際生產中,農民為了節省農膜等生產成本,以及考慮到出苗率、使用插秧機等原因,往往會加大播量,即便如此,播種量也不能超過500 g/m 。
4、苗床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溫、通風、練苗等環節的工作,提高幼苗抗病力,防止和減輕立枯病、惡苗病的發生。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在苗期時一種很常見的病害,患病的稻株根部有霉層,顏色呈褐色,嚴重的甚至直接腐爛,那么該如何解決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主要類型
1、芽腐型:發生在幼芽出土前,在種子或芽基部有白色或粉色霉層。
2、基腐型:發生在立針期到二葉期,病苗心葉枯黃,基部變褐變軟,根壞死,莖基腐爛易斷,秧田中成片發生。
3、黃枯型:發生在三葉期前后,病苗葉尖不吐水發生在三葉期前后,病苗葉尖不吐水,心葉卷曲逐漸萎蔫枯黃,根變褐、莖基部變褐甚至軟腐,拔苗時易連根拔起或心葉易折斷,在苗床中間部分成簇成片發生。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在苗期時一種很常見的病害,它屬于土傳病害,危害水稻的正常生長,對后期產量影響較大,是種植戶比較頭疼又害怕的一種病害,輕則會使秧苗的抵抗力減弱,一些病菌趁虛而入形成危害,重則需要重新播種。
水稻立枯病的發病原因很多,比較常見的有以下3種:
1、土壤
水稻立枯病是一種土傳病害,所以土壤中攜帶有病菌的話,是根本的原因,由于土壤沒有進行消毒處理或者是消毒不徹底,這些病菌會在水中或土壤內營腐生生活,等到秧苗移栽上去之后,開始危害,立枯病就這樣出現了。
2、氣候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