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在民間俗稱“小人參”,也有人常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可見蘿卜的食用價值是多么的高。那么蘿卜在生長過程中肯定會發生病蟲害,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蘿卜病蟲害發生時的特征、規律及如何防治?
蘿卜病蟲害—霜霉病
蘿卜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先從外葉開始,葉面出現淡綠色至淡黃色的小斑點,擴大后呈黃褐色,受葉脈限制成多角形。潮濕時葉背面出現白霉,嚴重時外葉枯死。藥劑防治為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600-1000倍液等進行葉面噴施。
蘿卜病蟲害—黑腐病
黑腐病是由黑腐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癥狀是根部中心變黑以及肉質根的維管束變黑腐爛,后形成空洞。高溫多雨、灌水過量、排水不良、肥料末腐熟、連作及人為傷口或蟲傷多利于發病。藥劑防治可在發病初期噴灑41%的好力克懸浮劑50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或50%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蘿卜病蟲害—病毒病
病毒病植株明顯矮化,葉片葉色黃綠相間或發生畸形。蚜蟲是重要傳播媒介。田間管理粗放,高溫干旱,蚜蟲、跳甲發生量大或植株長勢弱發病較重。發病初期可使用1.5%的植病靈500倍液或20%的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連噴2-3次。以增強植株的抗性,同時注意防止高溫、干旱。
蘿卜病蟲害—白銹病
發病特征: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兩面現邊緣不明顯的淡黃色斑,后病斑現白色稍隆起的小皰,大小約1-5毫米,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狀物,即病原菌的孢子囊。病斑多時,病葉枯黃。種株的花梗染病,花軸腫大,歪曲畸形。
發病規律:
菌絲體及卵孢子在病殘體及種株上越冬。在寒冷地區病菌以卵孢子作為初侵接種體借助灌溉水傳播,直接萌發芽管侵染致病。在溫暖地區,病菌主要以無性態孢子囊及其萌發產生的游動孢子作為初侵接種體,借助雨水傳播,病菌無明顯越冬期。高濕多雨有利于發病,偏施氮肥的植株發病加重。品種間抗病差異情況不詳。
防治方法:
(1) 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隔年輪作。
(2) 前茬收獲后,田間病殘體,以減少田間菌源。
(3)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蘿卜病蟲害—糠心病
發病特征:
主要危害蘿卜地下部肉質根。表現為蘿卜肉質根中心部位發生病變甚至出現空洞現象,俗稱糠心。早期癥狀為肉質根現環狀或放射褐色病變,致商品價值降低或不能食用。如出現空洞現象,則幾乎完全喪失商品價值,損失更大。
發病規律:
蘿卜肉質根糠心屬于生理性即非傳染性病害。其原因頗為復雜,至少與下述6個方面有關:
(1)品種熟性。一般認為不同熟期的蘿卜品種糠心表現為:早熟>中熱>晚熟。
(2)播期。播種過早,營養面積過大,易引起蘿卜肉質根糠心。
(3)天氣及水分管理。蘿卜生長前期水分供應過多,生長中后期肉質根迅速膨大時如供水不足或天氣干旱,易誘發糠心。
(4)營養物質的轉運。蘿卜抽薹時,肉質根內的營養物質向生長點轉運易引起糠心。
(5)肉質根組織結構。一般認為肉質根組織較疏松的大型蘿卜品種易產生糠心。
(6)貯藏環境。貯藏蘿卜在高溫干燥環境下易產生糠心。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用不易糠心的蘿卜品種。
(2)加強肥水管理,做到肥水充足,避免土壤忽干忽濕,并適時噴施葉面肥。
(3)注意蘿卜貯藏期的溫濕調控相對濕度90%~95%為宜。
(4)注意適期播種,適期收獲。
蘿卜病蟲害—蚜蟲
平均每株有蚜蟲3-5頭時,即應噴藥防治:可用40%樂果800-1000倍液,或吡蟲啉1000倍液噴施。
蘿卜病蟲害—菜青蟲
為菜粉蝶的幼蟲,主要為害葉片。菜青蟲幼蟲三齡前食量小,抗藥性差,藥劑防治以幼蟲三齡前防治為宜。藥劑防治選擇10%除盡懸浮劑1500倍液,或2.5%萊喜懸浮劑1000-1500倍液等。
蘿卜病蟲害—黃條跳甲
成蟲與幼蟲均造成危害。成蟲咬食葉片,幼蟲為害根部,蘿卜肉質根受害后變黑腐爛。藥劑防治選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噴布葉面或灌根。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蘿卜病蟲害發生時的特征、規律及如何防治?希望在以后的種植中能夠幫助大家,同時小編還要告訴大家蘿卜為寒涼蔬菜、陰盛偏寒體質者、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