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即將到來,現在正處在小麥冬季休眠期,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有關專家就小麥冬季節水灌溉、優質小麥品種發展趨勢、當前小麥病蟲害防控、優質小麥產業化及小麥冬春田間管理等方面進行現場指導。
今年入冬以來,全國上下都趕上幾場降雨和降雪,這給小麥生長帶來了有力的生長條件,為此農民也節省了成本,小麥將度過一個冬季。但是來年開春將會發生什么情況,農民要做好哪些技術準備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孟兆江研究員介紹說:跟夏玉米相比,冬小麥生育期整體上處于缺水時期。新鄉地區的小麥在全生育期間降水量均小于需水量,缺水比較嚴重,對灌溉的需求十分強烈,因此冬小麥灌溉是全市農業的核心問題。河南省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已成為農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抓好節水灌溉是河南省小麥生產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意義特別重大。冬小麥灌溉的發展方向將逐步向灌溉的規模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因此應當增加投入,建設高標準農田灌溉設施,逐步完善灌溉管理的規范化與科學化,科學調控農田水分,大幅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今年新鄉地區由于降水量比較大,麥田不用多灌水,只有保水量差的沙土地需要在小麥拔節前補澆一次水,其他土壤墑情好的地方在小麥成熟前可以不用灌溉。
多年來小麥品種結構不合理,商品糧市場供求矛盾突出,今年市場終于亮起“紅燈”:普通小麥銷售受阻,中強筋小麥銷售不暢,價格走低。而一路“綠燈”走來的弱筋小麥難求,優質強筋小麥走上歷史舞臺充當起主角,特別是專用小麥在市場上格外搶眼,農民也看得十分清楚,優質小麥種植是大勢所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胡琳研究員介紹說:“我國優質小麥存在五大問題:品種數目少,產量偏低,品質不穩定,生產規模小,生產技術不規范。在現實中,優質小麥的種植具有豐產性與穩產性良好,適應性廣泛的特點。比如鄭麥7698,它的株型緊湊,耐密植,畝穗數可達45萬株,穗粒數37粒左右,千粒重能達到48克。它已發展成河南省小麥生產中的主導品種,今年在黃淮麥區推廣面積已超過1000萬畝。”
近年來,吸漿蟲為害逐漸偏重,農民朋友應當提高警惕。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武予清研究員介紹說:氣候變化導致害蟲大規模漂移,對糧食生產造成重大影響,這種現象是不多見的,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糧食危機,我們必須引起重視,來年春季要多加防范。
據了解,新鄉地區早春容易發生凍害,若遇到凍害應當針對情況具體應對。凍害發生嚴重的地塊,應當及早加強水肥管理,每畝追碳胺20~30公斤,跟隨澆水。同時噴灑營養型液肥,促使受凍麥苗恢復生長和春蘗出生,爭取較多的穗數,減少凍害對產量的影響。如果預判接近絕收,應當改種早春作物,以彌補損失。
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新鄉市農業局以及新鄉市農業科學院簽署協議,旨在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在原陽縣、鳳泉區、輝縣市分別建設國家、省、市、縣4級聯動的小麥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范基地,選用鄭麥7698和新麥26等優質強筋小麥品種,組裝黃淮海地區冬小麥機械化生產技術,集成示范秸稈還田整地、規范化播種、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控等實用節本增效環保生產技術。
關于小麥如何越冬,怎樣搞好小麥越冬,以上內容您學會了嗎,希望上文可以為您提供幫助,讓您的冬小麥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