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黑星病又稱瘡痂病,是一種嚴重危害黃瓜生產的檢疫性真菌病害。近期,北方天氣氣溫較低,多地反應溫室黃瓜黑星病發生嚴重,導致葉片穿孔或黃瓜瓜條畸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那么,黃瓜黃瓜黑星病如何防治呢?發生黃瓜黑星病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發生程度
黃瓜黑星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1889年美國首次報道了黃瓜瓜條上受黑星病的侵害情況,20世紀50——60年代美國、荷蘭等國曾出現黑星病的大流行。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首先在河南的西葫蘆、黃瓜上發現黑星病,80年代該病害開始在東北三省的保護地黃瓜上普遍發生,后蔓延到全國各地。黃瓜黑星病不僅危害植株,且致瓜畸形、“淌濁”,失去商品價值。一般減產20%——30%,嚴重時減產達80%——100%。
二、發病癥狀
黃瓜黑星病在黃瓜的整個生育期均可侵染發病,可引起黃瓜的葉片、莖、卷須、瓜條及生長點發病,以植株的嫩葉、嫩莖和幼果受害重。
1、幼苗發病癥狀
子葉上產生黃白色圓形斑點,子葉腐爛,嚴重時幼苗整株腐爛。稍大幼苗剛露出的真葉爛掉,形成雙頭苗、多頭苗。
2、葉片發病癥狀
發病初期,在葉面呈現近圓形褪綠小斑點,進而擴大為2——5毫米淡黃色病斑,邊緣呈星紋狀,干枯后呈黃白色,后期邊緣有黃暈的星星狀孔洞。嫩莖染病,初為水漬狀暗綠色菱形病斑,后變暗色,凹陷龜裂,濕度大時,病斑長出灰黑色霉層。生長點染病時,心葉枯萎。卷須染病則變褐腐爛。
3、瓜條發病癥狀
初為圓形或橢圓形褪綠小斑,病斑處溢出透明的黃褐色膠狀物,凝結成塊,干結后易脫落。后病斑逐漸擴大,凹陷,膠狀物增多,堆積在病斑附近,脫落。濕度大時,病部密生黑色霉層。接近收獲期,病瓜暗綠色,有凹陷瘡痂斑,后期變為暗褐色。空氣干燥時龜裂,病瓜一般不腐爛。幼瓜受害,病斑處組織生長受抑制,引起瓜條彎曲、畸形。
三、影響發病的因素
1、初侵染源
黃瓜黑星病的初侵染源主要為種子和病殘體,或者以菌絲體或菌絲塊存留在病殘體和土壤中。病原菌靠雨水、氣流和農事操作在田間傳播,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隨風或靠孢子彈射到植株各部位上開始侵染。病組織和帶菌種子是翌年發病的初侵染源。對于病菌的遠距離傳播,帶菌種子是主要侵染源。
2、溫度
黃瓜黑星病為低溫高濕型病害。溫度在5——30℃之間均可發病,適發病溫度為20——22℃。當寄主處于15——25℃范圍內,低溫—高溫交替的環境時,發病非常嚴重。而我國的日光溫室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溫度狀態,所以常導致該病發生嚴重。另有研究表明,在22——24℃以上較高溫度下所有黃瓜品種均表現出抗性,只在17——20℃下感病品種才表現出感病。
3、濕度
黃瓜黑星病的適宜相對濕度為86%——100%,但必須在有水滴的情況下孢子才能萌發,否則即使相對濕度達100%也不萌發。另有研究表明,適宜的濕度持續的時間越長,潛伏期越短,發病越嚴重。
4、PH和光照
黃瓜黑星病對酸堿度的適應范圍較廣,以pH為6時適。在黑暗或弱光條件下更易侵染,發病更為嚴重。
5、栽培條件
定植過密,植株間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植株長勢弱,利于發病。
四、綜合防控措施
1、種植抗病品種
不同黃瓜品種之間對黑星病的抗性存在明顯的差異,目前市場上已出現了高抗甚至對黃瓜黑星病免疫的品種。應根據當地條件,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抗病、優質、高產的黃瓜品種種植。
2、種子處理
黃瓜黑星病可由種子帶菌傳播,因此,播種前對種子處理,可有效降低種子的帶菌率,預防該病的發生。具體方法為:用55℃水浸種15分鐘;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種1——2小時,洗凈后催芽播種。
3、加強田間管理
合理密植,創造良好的通風環境;結瓜期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及時病葉等病殘體,并將病殘體堆漚深埋或燒毀,減少田間菌源;注意控制田間濕度,盡量不在陰天澆水;發病嚴重的田塊,應與非瓜類作物進行2年以上的輪作。
4、藥劑防治
目前,用于防治黃瓜黑星病的主要為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嘧菌酯)、三唑類(氟硅唑)。在發病初期,可用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20%腈菌·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以噴施幼苗及成株的嫩葉、嫩莖、幼瓜為主。
黃瓜黑星病,屬于真菌性病害,是我國的檢疫病害,是大棚的毀滅性病害之一。一旦發生,應抓緊防治,如果防治不及時,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以上就是關于黃瓜黑星病防治技術的全部內容,希望你能夠對癥下藥,使黃瓜更快的恢復到健康的生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