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復合肥市場看似紅火,實則煎熬。就當前市場而言,平衡點似乎尚不明朗,企業報價仍在穩中上調,下游經銷商待市觀望,企業訂單只出不進,僵局即將成為死局。
需求端來看,農產品收購價格普遍偏低,壓榨老百姓種地產出價值,減少種地投入不謀而合,而調研數據顯示,化肥投入在種地成本中占48%.因此,減少化肥投入成為首選。供應端來看,原料氮磷鉀價格大幅度上漲,復合肥生產成本增加,直逼企業調漲報價,且大氣治理收官之年,檢查力度增強,復合肥小企長期關停比比皆是,大企限產成為常事,復合肥供應量縮減約10%.供需不同步,對于復合肥企業而言,挑戰大于機遇,高報價可緩解成本壓力,但高報價同樣抑制接單,試探性出價尋找平衡點。
糧價不高,復肥報價上漲
圖一
圖二
圖1、圖2數據對比驗證,年均價來看,全國稻米年均價約4352元/噸,同比增幅僅0.86%;玉米年均價約1623元/噸,同比降幅約9.82%;小麥年均價約2537元/噸,同比增幅約5.08%.而山東地區45%S(15-15-15)出廠年均價約2170元/噸,同比漲幅約5.8%.2017年我國三大主糧價格呈現穩中下行態勢,而復合肥價格呈現上行態勢,這也就是我國復合肥市場糾結根因。
化肥零增長目標提前達成
近日,農業部表示,經科學測算,2017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7.8%,較2015年提高2.6個百分點,化肥使用量已實現零增長,提前三年完成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火爆農化網小編認為,2017年國家圍繞化肥零增長,提出減肥增效,提倡功能性肥料研發及使用,有機替代無機行動,多種舉措引導基層用肥轉變。而化肥零增長目標實現,所帶來的生態效益大于經濟效益,進一步靠近“青山綠水”目標。
行業集中度提高,庫存低位
2017年6月份開始,山東、河南、河北、河北、四川、貴州等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加大,藍天保衛戰、環保稅等各種措施相繼推出,不合格產能被迫進行整改、升級,復合肥行業集中度提高。據檢測,2017年我國中大型復合肥開工率約44.54%,同比增加3.42%.截止到11月底,我國復合肥產量約4700萬噸,同比降低6%左右。針對中大型復合肥企業庫存水平統計顯示,2017年企業庫存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第四季度,復合肥企業庫存進入年內低位。近期環保稅即將開征,再次引爆化肥圈,標志著我國對于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再度加強,對去產能起到積極作用,響應供給側改革。
新型肥市場潛能巨大
隨著化肥對糧食貢獻率降低,我國土壤污染、作物品質低等后遺癥凸顯。通過化肥零增長以及有機替代無機等方式,引導農戶注重土壤保護,減肥增效成為當前用肥口號。據測算,我國化肥復合率提升至40%左右,但于發達國家70%-80%水平仍有差距。新型肥具有減肥增效、保護土壤等功效,且與生態環境保護發展方向一致。在未來市場中,新型肥市場空間很大。
出口關稅再度下調
與2016年度相比,2017年中國化肥出口關稅政策調整為:取消尿素、氯化銨、硫酸銨等氮肥出口關稅;取消重鈣、普鈣等磷肥出口關稅;取消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氮磷二元肥等復合肥出口關稅;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出口關稅從30%下調至20%,氮磷二元肥關稅取消,磷鉀肥二元肥征收5%;氯化鉀、硫酸鉀等鉀肥出口關稅保持不變,氯化鉀從量征收600元/噸,硫酸鉀從量征收600元/噸。關稅取消給市場帶來利好,截止到11月份,我國出口復合肥及其它化肥累計總數量為14.03千噸,較去年同期累計數量增加391.79%.
縱觀全年,優勢劣汰是市場生存法則,對于企業來說,無論是環保稅還是鐵路運費上浮等都將引起成本增加。對于貿易商而言,糧價偏低,影響種植積極性,而企業報價在成本支撐下,不斷上調,雙向擠壓經銷商利潤空間,隨進隨出更為常見。預計,2018年復合肥市場有望再度上行,逼迫市場消化現有庫存為主,提前備肥意愿將更為淡薄,加大冬儲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