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田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極為廣泛。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病蟲害影響水稻正常生長,水稻坐蔸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水稻坐蔸即水稻“赤枯病”,是水稻生產上常見的一種生理性病害。水稻坐蔸后對產量的影響很大,一般可造成減產10%-20%,嚴重的減產50%以上。
一、坐蔸類型及癥狀
水稻秧苗在移栽后生長狀況不正常,表現為稻株簇立,葉片僵縮變小。葉色返常,有的出現赤褐色斑點或呈赤紅色。生長停滯,分蘗很少發(fā)生,根系生長受阻等現象,通稱為坐蔸,有的群眾又稱之為“下澇”。
水稻坐蔸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1、冷害型多發(fā)生在爛泥田、深腳田、冷浸田、背蔭田,這類田因長期淹水,泥溫低,當遇連續(xù)低溫寡照天氣時,更加劇了秧苗坐蔸的發(fā)生。其癥狀表現為栽后遲遲不返青,出葉分蘗遲緩,不長新根,根系老化、變軟,呈褐色或黑色,腳葉發(fā)黃,葉尖多伴有褐色針狀不規(guī)則斑點或葉尖干枯。
2、缺素型由缺乏某種營養(yǎng)元素導致秧苗生理代謝受阻而引起,主要是缺磷、鉀、鋅。癥狀表現:①缺磷的稻田,返青分蘗初期秧苗生長緩慢,遲遲不發(fā)蔸,植株變矮,新葉暗綠色,老葉灰紫色葉片直立與莖夾角小,鞘長葉短,根系細弱,軟綿,無彈性,分枝很少,根褐黑色,秧窩呈簇狀,葉片暗褐色,秧苗新根少,根系細弱;②缺鉀的稻田,栽后一個月發(fā)病高峰,病葉尖出現赤褐色斑點,并從老葉向新葉擴展,形成赤褐色斑或條塊,有的品種葉色赤褐,不生任何斑點,全株變深紅,只有少數葉片淡綠色,不長新根,易成黑色甚至腐爛,缺鉀常與冷害并發(fā),形成坐蔸,通常稱為生理性赤枯病;③缺鋅的田塊,秧苗返青后,就開始發(fā)生,一般栽后20天發(fā)病高峰,表現葉片的葉尖干枯,在葉片中部出現褐色銹斑,進而從下到上葉片陸續(xù)出現銹斑,并逐漸擴大,葉片老化。
3、毒害型主要是土壤類還原性物質毒害根系所引起,多發(fā)生在長期淹水的深泥腳田,土壤通透性差的沖槽田、爛泥田、房前屋后的大肥田。這類田含有大量的未腐熟有機肥,因有機質分解或稻田地勢低、漬水,導致土壤中還原物質大量積累,如硫化氫、有機酸、二價鐵、甲烷等有毒物質毒害秧根,阻礙根系呼吸和養(yǎng)分吸收。癥狀主要表現為根系變黑發(fā)臭。
此外,由于栽培措施不當也可能引起水稻坐蔸,如深水栽秧、深水灌溉、秧苗栽插過深、栽瘦弱秧等。
不同的水稻坐蔸類型,其表現癥狀和形成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冷、毒、缺素引起的坐蔸又往往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如低溫與毒害不僅削弱了秧苗的抗逆能力和根系活力,還影響土壤養(yǎng)分的活化和根系的吸收,從而造成植株缺素。
二、防治措施
防治上應采取因田制宜,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
(一)預防措施。在培育壯秧的基礎上,應針對易發(fā)生水稻坐蔸的田塊和爛泥田、冷浸田等,著重改善秧苗的生長環(huán)境,淺水栽秧,淺插秧,并注意氮、磷、鉀、微肥的比例。
1、預防缺鉀缺鋅引起水稻坐蔸。施底肥時,注意氮、磷、鉀、鋅肥的比例,畝增施氯化鉀7.5公斤、硫酸鋅1.5-2公斤。
2、預防根部中毒引起水稻坐蔸。對于爛泥田、冷浸田等,可在栽秧前畝施草木灰50公斤、石灰15-20公斤,以中和硫化氫、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提高泥溫,改善秧苗根部生長環(huán)境。
3、淺水插秧。做到寸水活苗,淺水促蘗。深水、深插、泥溫低,影響秧苗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故須實行淺水栽秧,以增強光照,提高水溫和泥溫,加速肥料分解,以提高根系的吸收利用率,促進秧苗健壯生長。
(二)防治措施。水稻栽后10-15天,秧苗難返青,新葉少或無新葉,不分蘗,根系褐色、黑褐色,少白根或無白根,秧苗矮小瘦弱,葉片失綠并有銹斑,出現這些情況就屬赤枯病,應立即防治。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以促進秧苗早生快發(fā),減輕危害。首先要進行田間調查診斷,找出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對于深腳爛泥田、冷浸田、大肥田,要立即排水薅秧,適當輕度曬田,以便引出漬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泥溫,消除毒物,減輕毒害。同時要撒施黑白灰(草木灰:石灰=1:0.4)中和過多的有機酸等毒素。
對缺素田塊要及時補施缺素肥料。如缺鋅田要補施鋅肥,畝用硫酸鋅1-1.5公斤撒施,或0.5公斤兌水75公斤葉面噴施。另外,用植物生長素和微量元素等葉面噴施肥料進行葉面噴施1-2次,5-7天后秧苗即可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