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是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之一,對于如何提高小麥單產、提高小麥品質是人們長久以來所探索的問題,那么小麥底肥施足的依據是什么?小麥底肥的施用方案!大家知道嗎?
小麥底肥施足的依據是什么?
施足底肥的依據主要是測土配方施肥,底追合理搭配。具體來講就是依土壤肥力(土壤養分化驗結果)定產量指標,以產量指標和小麥需肥規律定需肥量,以需肥量、土壤供肥能力和有機肥的供肥能力定化肥施用總量。
不同產量下小麥底肥的施用方案
1、常年單產穩定在800-1000斤中高產麥田
一般畝施農家肥3000公斤左右、純氮26-30斤、五氧化二磷12-16斤、氧化鉀8-12斤。應做到底、追并重,要把總氮量50%作底肥,以協調好保穗數與促穗粒重之間的關系。
2、常年單產低于800斤的中低產田
一般畝施農家肥2000-3000公斤、畝施純氮24-18斤、五氧化二磷8-14斤、氧化鉀6-10斤。應重施底肥,要把總氮量60%-70%作底肥,以達到增加冬前分蘗數和分蘗成穗率、畝穗數的效果。
3、常年畝產在1000-1200斤及以上的超高產麥田
土壤有機質、堿解氮和磷的含量遠遠高出一般產量水平的地塊,畝施農家肥4000-5000公斤、純氮32-36斤、五氧化二磷14-18斤、氧化鉀16-20斤,缺鋅地塊畝施硫酸鋅1-2公斤。要采用肥水后移技術,把全部的有機肥,全部磷肥、鋅肥,50%的鉀肥以及30%-50%的氮肥施作基肥,剩下的50%鉀肥和50%-70%氮肥作追肥,并在小麥拔節以后使用。
4、超高產麥田氮肥基、追肥比例的應根據產量高低確定
產量越高,基肥比例越小,追肥比例應越高;同時將春季追肥時間,后移至拔節期至旗葉露尖時。其中,分蘗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種,追氮時期移至拔節期;分蘗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種移至拔節中期,土壤肥力特別高,群體適宜時,可將追氮時期后移至旗葉露尖時。
5、晚茬麥應在加大播種量的同時,加大基肥施用量
基肥要多施農家肥、有機肥,一般每畝施農家肥4000公斤左右,或商品有機肥150-200公斤。畝施純氮24-28斤、五氧化二磷12-16斤、氧化鉀8-12斤,其中,氮肥的50%-60%作基肥,于耕地前與有機肥、磷肥、鉀肥一起撒施,通過耕、耙將肥料與土壤混勻。余下的40%-50%氮肥用作追肥,于來年春天小麥拔節期追施。以達到增加冬前分蘗數、保大穗和增加穗粒重的目的。
農諺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科學施肥是小麥高產的決定因素,而底肥又是小麥施肥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要想小麥高產,掌握施底肥用量和方法很重要。
以上小麥底肥施足的依據是什么,小麥底肥的施用方案!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幫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火爆農化招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