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晚疫病俗稱馬鈴薯瘟,又名馬鈴薯疫病、是馬鈴薯常見一中病害,尤其是多雨年份在南方地區一年四季均能發生,發生嚴重時莖葉萎蔫、整株死亡、塊莖腐爛,一般造成馬鈴薯減產20%-30%,雨水多的年份減產達60%,甚至絕收,給馬鈴薯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馬鈴薯晚疫病發病原因
(1) 種薯帶菌
馬鈴薯晚疫病病菌主要是以菌絲體的形式在薯塊內越冬,其產生的孢子囊借助氣流進行傳播、侵染并蔓延擴大,形成了種薯的初侵染來源。帶菌種薯在播種之后會導致不發芽、發芽后死去或出土后形成中心病株等情況。
(2)天氣影響
馬鈴薯晚疫病發的主要原因是天氣的影響,由于氣溫下降,但降雨量卻增加,導致田間處于一種低溫高濕的狀態,而晚疫病病菌在這種環境下的活躍性非常強,從而感染到馬鈴薯,使馬鈴薯大面積的發病。
(3)管理不當
是由于人工對田間管理的力度不到位,田間的通透性太差以及沒有及時的將水分排出田間,還有就是種植結構不合理、不合理輪作倒茬、除草不及時等都會造成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然后就是施肥不合理也是產生晚疫病的一個原因。
(4)只治不防
現在很多的種植戶,沒有預防意識,每次都是等到病發了才去想辦法防治,往往得不償失。
馬鈴薯晚疫病病癥
主要侵害葉片、葉柄、莖和薯塊(塊莖)。葉片染病,先在葉尖和葉緣著生水浸狀腿綠色斑點,病斑周圍有淺綠色的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呈褐色,可擴展到葉的大半甚至全葉,病斑與健康部位無明顯的分界,病斑邊緣有一圈白色稀疏的霉層(孢囊梗和孢子囊),尤其葉背更為明顯。天氣干燥時,病斑變褐干枯,質脆易裂,無白色霉層,且擴展速度減慢。嚴重時病斑擴展到主脈或葉柄。葉柄染病,現褐色條斑,嚴重時葉片萎垂、卷縮,然后導致全株黑腐,全田呈現一片枯焦,散發出腐敗氣味。
馬鈴薯晚疫病防控措施
1.有機馬鈴薯田晚疫病的防治。
①植物檢疫。強化種薯管理,禁止從馬鈴薯晚疫病發生區調運種薯,防止帶菌種薯遠距離傳播、蔓延病害;引進馬鈴薯品種時,要進行嚴格病原檢測,無菌方可引種,或隔離種植觀察1-2年,如無菌再引種,以杜絕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蔓延。
②種薯管理。引進種薯時,可交替選用葉片小、氣孔少的直立型抗病品種,如克新19-21號、東農303、黑龍江3號、鄂芋783-1、高原4號、內薯3號、春薯3號、隴薯3號、同薯5號、新芋4號、寧薯5號、晉薯7號、底西芮、紫花白、大西洋、雙豐收、華麗板洋芋、北方紅等;
③儲窖管理。種薯入窖前,儲窖晾曬15天并用火燒或用百菌清進行消毒,預防病害;加強儲窖管理,做好溫度(菜用馬鈴薯品種為4~5℃,加工用馬鈴薯品種為10~11℃)、濕度(90%~95%)的調節工作,防止種薯受凍,并及時清病薯、爛薯,以減輕或控制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
④切刀消毒。切薯塊刀每使用5分鐘或切到帶病塊莖時,可用75%的酒精,或3%甲酚皂溶液,或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切刀5~10分鐘進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⑤栽培管理。選用地勢高燥、砂性較強、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馬鈴薯,促使植株健壯生長,增強其抗病力;施足腐熟農家肥,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減少馬鈴薯徒長,促使馬鈴薯健壯生長,增強其抗病性
⑥搞好預報。利用我國馬鈴薯晚疫病數字化監測預警系統平臺和省、市農業生產信息通報,掌握周邊市、縣晚疫病發生動態,同時查田,發現有病害流行趨勢,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導農民有效消滅中心病株。
以上就是馬鈴薯晚疫病如何發生的?病癥有哪些?馬鈴薯晚疫病防控措施!所有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做好馬鈴薯病害防控措施,才能為后期增產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