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價格的下跌令不少還在屯糧的朋友感到擔憂。本次玉米價格下跌的原因是為何?下跌的幅度將有多大?本次局面將維持多久?本文一一為你道來。
目前,主產區玉米收獲已過九成,產區新糧供應量明顯增加,深加工企業日收購量大幅增加,部分企業日收購量接近萬噸。11月份,東北產區玉米將進入大量上市期,市場供應形勢將逐漸轉向寬松,將逐漸體現出對玉米價格的壓力。
同時,進口熱度飚升也為市場增添壓力。根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進口玉米667萬噸,六大谷物進口總量達到2519萬噸,同比增幅超出1000萬噸。而且,根據船期預計,未來玉米進口還會進一步增加,將有效彌補市場供應,也為市場帶來壓力。
此外,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相繼發聲,將加強前期競拍玉米出庫監管,督促買賣雙方及時出庫、盡快入市,同時抓好替代品種增加供給,如超期存儲小麥、稻谷用于飼料加工。
新糧供應増加,深加工企業日收購量大幅增加,玉米現貨市場緊張的情況緩解了?期價急轉直下的局面能持續多久?
昨日期貨收盤2547元/噸,跌破2600元噸關口,將上周連續五日的漲幅盡數回吐。
玉米價格下降有三個原因:
一是東北地區的玉米上市速度加快,近期天氣預報一直在說東北將有一波強降溫、降雪來臨,基層農戶受儲存條件限制以及在年前有還貨壓力,在近期玉米集中上量的進度將加快;
二是國家政策持續加壓,政策性小麥、稻谷等谷物投放不斷加大,且進口玉米利潤在700元/噸左右,后期大量進口已經是必然;
三是進口糧源到港量增加,南方港口玉米到貨增量、同時谷物庫存也快速上升,截止10月30日廣東港口內貿玉米庫存40萬噸,外貿玉米42萬噸。總體來說也就是在市場無明顯缺口的情況下,玉米價格不具備連續升高的條件,預計11月份玉米行情會是一個先大跌再緩跌的過程,但跌幅不會太大。
新糧供應量明顯增加,深加工企業日收購量大幅增加,部分企業日收購量接近萬噸,市場真的不缺糧了?
按照往年的銷售節奏,進入到11月份以后,玉米市場上量開始逐步增加。從產區情況看,吉林四平及周邊地區進入到11月后農民收割整理完成的玉米開始陸續銷售,按照四平周邊2500元的玉米價格計算,農戶的銷售報價較去年同期漲了近700元,這個價格對于地趴玉米來說是比較劃算的。但是,農戶有賣跌不賣漲的銷售習慣,漲價過程中農戶還有觀望情緒,如果跌勢能夠持續一周,預計吉林、黑龍江產區糧源就會加速流出,増加市場供應,緩解上市初期的緊張局面,階段性的供應壓力加大。
缺糧僅僅只是反映了我國玉米市場的結構性短缺,只是某個特定的時間段內出現短缺,并不會出現全面性的短缺情況,而我國玉米市場短缺節點就是在臨儲玉米拍賣期間,直到市場新糧大量上市,這種結構性短缺現象就不復存在。從產量看,雖然今年受臺風影響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去年,市場預估新季玉米產星2.6億噸,再說進入新年度時,尚有超過3000萬噸的拍賣糧仍處于未出庫階段,加上市場所剩的現貨庫存,年度結轉庫存高達近4000萬噸,算起來新年度玉米總供應量高達3億噸,并且如果計算上新年度小麥及稻谷的替代以及玉米進口規模的擴大,玉米市場總體供應更是充足,并無明顯缺口。
官方頻頻示警,一再重申“玉米價格繼續上漲缺乏支撐”,未來玉米將如何運行?
玉米后續能否上漲,需要看下游消費企業、貿易商和農戶的博弈,從市場的角度分析,下游消費企業是傾向于價格有一個階段性調整,農戶理性賣糧。從長期需求角度,新糧上市期,飼料及深加工收購是剛性的,這就意味著玉米短期調整結束后,還將有一波上漲的表現。
實際上市場怎么走,還是取決于能否解決缺口問題,政策面未來更多的可能還是在替代品和進口上做文章。但是我們也看到,進口配額一直沒有松口。玉米價格出現連續上漲,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市場資金炒作的結果,如果任由價格持續上漲,對于玉米市場的大環境是不利的,并且對于國家來說穩定的貿易環境更重要,因此國家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玉米市場的供應量,新糧盡快上市、抓好出庫以及替代增加供給,所以說供給是有的,政策對于市場的調控將趨于明顯,短期玉米價格將會出現調整,適當的回落是大勢所趨,但是調整的幅度預計不大。來源:農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