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高溫多雨天氣多發,這種天氣非常容易導致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很多地區的玉米種植戶都發現,玉米上的細菌性莖基腐病開始爆發了。玉米細菌性莖基腐病一般多發生在玉米生育中期,主要為害中部莖稈和葉鞘。
如何判斷玉米發生了莖基腐病?
玉米10多片葉時,病株近地面2~3節處莖基部葉鞘和莖稈上發生水漬狀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紅褐色,葉鞘下莖稈腐爛下陷,病組織軟化,有酸臭味,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斑可上、下發展,嚴重時植株常在發病后3~4天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黃褐色腐臭菌液。
干燥條件下擴展緩慢,但病部遇風也易折斷,不能抽穗或結實。葉片呈現“青枯狀”萎蔫,并且玉米會因為莖稈開裂而導致大量發病植株倒折和倒伏,發病處有“菌膿溢出”且有“腥臭味”.
玉米為什么會發生莖基腐病?
玉米細菌性莖基腐病一般從玉米的小喇叭口期開始(夏玉米5-6片葉時)。
細菌性莖基腐病發生,主要和下面幾方面有關:
1.玉米被害蟲咬食的傷口,會促進病菌的侵染,加劇細菌性莖基腐病的發生。
2.今年玉米上的蟲害非常多,很多都處于大爆發的狀態,這些害蟲會咬食玉米。
玉米莖基腐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1.初發病期,剝除葉鞘,在莖病部涂刷刺克。輕病株可用刀輕輕割去病斑。
莖基部發現有病癥時,可將四周土扒開,以降低濕度減少侵染,待將發病盛期過后培土。
2.針對目前玉米上細菌性莖基腐病的情況,如果使用藥劑的話,建議使用的藥劑有:46%氫氧化銅、3%春雷霉素、3%中生菌素、40%噻唑鋅、20%噻唑鋅、30%噻菌銅、50%氯溴異氰尿酸(不可和有機磷混用)、3%的噻霉酮等。
3.種植抗病品種,是一項經濟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嚴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及時中耕及摘除下部葉片,使土壤濕度低,通風透光好。合理密植,不宜高度密植,以免造成植株郁閉。
(來源:365益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