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條銹病是我國小麥生產上影響產量嚴重的大區流行性氣傳病害。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種植結構改變,條銹病流行頻率上升,危害損失加重,對小麥生產造成較大威脅。為推進小麥條銹病可持續治理,切實控制病害流行,減輕危害損失,國家糧食,全國農技中心特制定本方案。
小麥條銹病的防控策略與目標
1、防控策略。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分區治理、綜合防治”策略,以越夏區治理為重點,以越冬區和冬繁區控制為關鍵,以春季流行區預防為,集成創新跨區域全周期防治技術體系,建立小麥條銹病持續治理機制,統籌規劃,全面推進。
2、防控目標。到“十四五”末,全國小麥條銹病流行頻率和強度顯著降低,一般年份發生面積控制在3000萬畝以下,發生區平均為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條銹病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0%以上,專業化統防統治率60%以上,實現減輕產量損失,減少防控投入,減緩環境壓力,增加種糧收入的持續治理目標,確保國家糧食。
小麥條銹病的關鍵技術
1、精準監測和預報技術。充分利用遙感技術、孢子捕捉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建立條銹病自動化監測體系,在條銹病發生流行區建立監測預警網絡,對條銹菌菌源量和田間發病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開發應用早期診斷和預測技術,及時發布預報,指導防治工作開展。
2、條銹病菌毒性變異監控技術。小檗作為重要的條銹菌轉主寄主,是條銹菌發生有性繁殖、產生變異的重要場所,冬孢子是條銹菌從小麥轉到小檗的主要形態。通過在西北關鍵越夏區和越冬區遮蓋小麥秸稈堆垛、春夏季鏟除小麥田周邊小檗或對染病小檗噴施農藥等措施阻斷條銹菌的有性繁殖,降低條銹菌變異機率,減緩或阻止新的毒性小種產生,從而減輕對抗病品種的壓力,延長抗病品種使用年限。
3、降低菌源數量減少傳播技術。病菌數量在傳播流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調整越夏區種植結構,提高秋播藥劑拌種比例,鏟除或耕翻降低自生麥苗數量,可減少向外傳播的初始菌源量。越冬區和冬繁區,通過加強早期診斷和監測,及時發現和控制傳入菌源,開展秋冬季和早春“帶藥偵查”,發現一點防治一片,并開展重點區域藥劑防控,減少當地發病面積,降低外傳菌源數量。
4、不同類型抗病品種合理布局技術。在條銹病各流行區,根據不同生態區特點和條銹病流行傳播路線,合理利用不同抗病基因品種,在不同區域進行布局,建立生物屏障,阻遏病菌跨區傳播。越冬區和冬繁區應選擇種植全生育期抗病品種;春季流行區可以選擇種植成株期抗病品種。
5、跨區域應急防控技術。根據小麥條銹病大區流行特點,對條銹病流行快、發生為害重的區域,采取應急防控,開展統防統治。在小麥穗期結合“一噴三防”措施應用,采用針對性的殺菌劑、殺蟲劑和葉面肥等,對條銹病和其他病蟲進行全面防控,提高防治效果,小麥生產。
小麥條銹病的分區技術方案
越夏區
主要包括西北、西南地區的甘肅東南部、隴中、寧南、川西北和青海海東,以及云南、貴州等高海拔冬麥區,是小麥條銹病菌源基地和變異的關鍵區,其治理的核心是:壓低菌源、防止變異和阻遏菌源向外傳播。技術要點:
1.調整作物種植結構。利用生物多樣性技術,在西北、西南越夏關鍵區實施結構調整,種植油菜、豆類、薯類、中藥材、蔬菜、青稞等,既提高經濟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越夏區小麥種植面積,直接降低菌源基數。
2.阻遏條銹菌有性變異。在西北關鍵越夏區,小麥田周邊小檗生長比較密集的區域,通過采取遮蓋小麥秸稈堆垛、鏟除小麥田周邊小檗或對染病小檗噴施農藥等措施阻斷條銹病菌的有性繁殖,降低條銹菌變異機率,減緩條銹菌新的毒性小種產生速度,延長抗病品種使用年限。
3.鏟除夏秋季自生麥苗。對關鍵越夏區小麥田及周邊自生麥苗,在夏秋季7-9月采取深翻深耕、機械鏟除或除草劑殺滅等技術,減少或切斷條銹菌寄主,減輕當地秋苗發病,減少越夏區秋冬季菌源,降低外傳菌源數量。
4.優化抗病品種布局。結合當地種植者對小麥品質要求,充分利用品種抗性,推廣種植全生育期抗病品種。加強抗病品種布局規劃,采取多抗源品種布局,并注意選擇與其他麥區遺傳背景差異大的小麥品種,減緩病菌變異。
5.推廣秋播藥劑拌種。在關鍵越夏區,實施小麥秋播藥劑拌種全覆蓋,杜絕白籽下種。應用具內吸傳導性的高效低毒殺菌劑,進行小麥種子包衣或拌種。同時,因地制宜推廣適期晚播,降低秋苗感染率,減少早期菌源,控制發生面積和程度,有效減少外傳菌源量。
6.實施秋苗期防治。加強條銹病發生動態監測和預警預報,及早發現,及時開展越夏區秋苗防治,壓低菌源基數,減少外傳菌源數量。加強病情信息共享,指導冬繁區防控。
7.實施后期病害統防統治。春季小麥返青后,根據田間病情發生情況,當病情達到防治指標時,應及時采用化學藥劑開展統防統治,控制病害流行危害。
越冬區與冬繁區
主要包括西南盆地、云貴低山河谷、陜鄂豫漢水流域等麥區,以及陜西關中灌區和渭北旱源麥區。這兩個區域是當地和黃淮廣大冬麥區小麥條銹病春季流行的重要菌源地,也是降低大面積流行強度的關鍵治理區域。其治理的核心是:壓低菌源基數、防止菌源外傳,控制后期流行。技術要點是:
1.抗病品種合理利用。加強多抗源品種布局,增加品種抗病遺傳多樣性,防止抗病基因單一化。種植與越夏區和春季流行區不同抗源的品種,條件允許時盡量種植全生育期抗病品種。在冬繁區推廣小麥與大麥、蠶豆、蔬菜、玉米、馬鈴薯等其他作物的間作或套作,增加物種多樣性。
2.小麥秋播藥劑拌種。對于苗期不抗病的品種,結合防治小麥土傳病害和地下害蟲,選擇高效內吸傳導性殺菌劑或小麥種子處理種衣劑,實行包衣或拌種全覆蓋。同時,根據當年氣候條件,適期晚播避開或縮短病菌侵染時段,推遲秋季發病時間,降低冬繁菌源基數。
3.秋苗監測防治。加強田間病情調查,掌握病害發生動態,發現病情時,及時選擇高效低毒的三唑類等殺菌劑,開展“帶藥偵察,打點保面”防治,減輕對當地秋苗為害,壓低春前菌源基數。
4.春季應急防治。早春依據田間病害發生情況,盡早進行防控,做到“防早、防小”.做好重點區域應急防控和病源阻截,以壓減后期病害流行和外傳菌源;在小麥中后期,田間條銹病病情達到防治指標時,全面開展普防。
春季流行區
主要包括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以及河套春麥區等大部麥區,是小麥條銹病春季防控的重點。其治理的核心是:早發現、早防治,嚴防病害大面積流行。技術要點:
1.推廣抗病品種。在兼顧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基礎上,盡可能種植成株期抗病性強的品種,同時注意推廣種植與越夏區、關鍵越冬區和冬繁區不同抗源的抗病品種。
2.加強早期監測。采用早期診斷、實時監測等先進監測手段,充分發揮信息共享機制的作用,掌握跨區域越夏、越冬和冬繁區病情動態,加強本區監測,早發現、早預警。
3.開展科學防治。在黃淮海南部靠近冬繁區麥區,苗期采取“帶藥偵察,打點保面”等措施,控制條銹病早發病田,防止病害大面積迅速擴散蔓延。小麥生長中后期當病情達到防治指標時,應及時開展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治,控制小麥條銹病大面積流行。
小麥條銹病的防控工作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將小麥條銹病治理納入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制定小麥條銹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將防控資金納入政府預算,落實防控物資和技術力量;要壓實防控責任,將小麥條銹病的防控工作納入當地鄉鎮以上各級行政主管的績效考核指標,提高技術推廣能力。
2、加強監控能力。充分利用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善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控體系,在重點發生區建立小麥條銹病系統調查田、定點觀測圃,提高病情測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為實施小麥條銹病可持續治理提供技術。
3、加強技術示范。在病害常發重發區分區域建立條銹病跨區域全周期綠色防控示范基地。開展當地主栽品種抗病性的監測與評價,制定當地品種引進與淘汰以及種植布局規劃;集成推廣條銹病跨區域全周期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形成適合當地防控技術方案,指導所在區域防控工作。
4、加強宣傳培訓。加強對小麥條銹病防控意義、防治意識、防控理念和防控技術等方面宣傳力度,樹立防病保糧安民意識。加大對基層植保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戶的培訓,廣泛宣傳采用跨區域全周期綠色防控技術的先進性。在小麥條銹病防治的關鍵季節,組織廣大植保農技人員、鄉村植保員等深入基層,開展防治技術指導,提高技術到位率。
5、構建長效機制。進一步探索完善農科教協作推廣長效機制,不斷研究明確小麥條銹病可持續防控關鍵技術、關鍵區域、關鍵環節;要結合實際,細化技術措施,明確主推技術,確定品種、藥劑等使用技術要點,強化技術落實落地,提高防控效果;要推進區域聯防和統防統治,達到控制源頭區、保護主產區、降低損失率的目的,不斷提高小麥條銹病可持續治理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