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進入灌漿期,這一時期是小麥高產穩產的關鍵時期,很多農戶反映她們擔心的白穗死穗、麥芒干枯問題還是出現了。那么,小麥灌漿期遇到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小麥灌漿期白穗有什么特征?
去地里面看小麥的時候,發現地里面很多白穗的現象,問現在還能打藥嗎?到底該怎么樣防治更好?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小麥白穗。
“白穗”的表現是,穗子顏色發白到慘白、穗子結實籽粒瘦癟或是沒有結實的空殼,穗子有輕飄飄的感覺。癥狀同樣是“白穗”,但病因不同,它是由不同病害所引起。建議農民朋友到田間地頭的時候,拔出來一株小麥,看一看小麥的根莖部位,看是否有明顯的病斑。
小麥灌漿期白穗發生的原因:
一個“白穗”出現在田間,就是我們這些長期與小麥打交道的人,也不敢直接說出它變白的原因是哪一個病害或病因所致。但我們知道,小麥有一些疾病發生后,其癥狀表現是讓穗子變白的。譬如,有赤霉病、全蝕病、紋枯病、莖基腐和根腐等。這些不同病害都有相同的癥狀表現,這就是“白穗”.那么,面對麥田中出現的“白穗”,我們該如何準確鑒別是哪一種病害呢?方法是有的,其也簡單!
1、小麥赤霉病
拔起“白穗”后,莖稈和根部都沒有異常,只是穗子顏色變白,或某些穗子的一部分是白色。較潮濕環境下,穗子白色部分可見有粉紅色霉菌。病害嚴重時,穗部以下1-3節的葉鞘及節部會出現淡褐色病斑,節間處有時也呈粉紅色的赤霉菌絲。
注意,看到有紅色赤霉菌,和某些穗子有部分變白,這兩點是區別其它病因的關鍵!
2、小麥莖基腐病
拔起發白穗子,感覺很省勁兒,大多莖稈不能連同根系一起拔出,而多是從莖基部斷開。另外,發白穗子的莖稈基部呈黑褐色,細看莖節處,有可見紅褐色或灰褐色霉層。注意,莖稈基部易斷,這是鑒定莖基腐病的關鍵!
3、小麥全蝕病
一般發白的穗子能夠連根拔起,其莖稈完好。但看根部,其一二節間呈有明顯的“黑油漆”狀。所以,人們將其也稱之為“黑腳病”.另外,全蝕病發生麥田的典型特征是呈一片片的死亡、干枯、白穗,不是單莖、發白穗零散分布!注意,“一片片”和“黑油漆”是小麥全蝕病的發病典型特征,這是鑒定的關鍵!
4、小麥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出現的白穗也能連根拔起或嚴重時,同莖基腐病一樣從莖稈病斑部斷裂。但在看病穗基部1-2節表現時,就與其它病害有明顯的不同了--基部葉鞘上,有云紋狀或“眼睛”狀斑,斑的大小或與黃豆粒相差不多或更大些,邊緣呈褐色。嚴重時,莖稈呈連片斑狀花桿。
注意,有云紋狀或“眼睛”狀斑,是鑒定紋枯病的關鍵!
5、小麥根腐病
同樣是發病穗子,但在病穗開始發病時有水浸狀斑,后變褐色或“白穗”.病株易拔起,拔起時,感覺根系“很糟”.病株基部有褐色或黑色病斑,斑多為條斑狀。另外,根腐病植株的葉片有時也有不大的病斑,這樣根腐病區別上述四種病害的“證據”就多了。另外還有,越是長勢弱的麥田小麥根腐病就也是嚴重。注意,根腐病的根“發糟”,以及基部葉片有條斑,這是區別莖基腐病的關鍵!
如何防治小麥白穗?
如果田間白穗麥株比較少,只有極個別出現,對于產量影響不大,如果田間白穗麥株比較多,產量肯定會受到影響,因為在此時,已經無法補救了,警惕自己在下年種植小麥時,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1、藥劑拌種
在小麥播種前進行拌種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藥劑常用的有:腈菌唑、苯醚甲環唑、三唑酮、戊唑醇、異菌脲等藥劑龍進行拌種。
2、加強管理
比如選用抗病品種;澆好灌漿水、麥黃水,確保水分供應充足;孕穗至灌漿期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2-3次葉面肥等。
3、藥劑防治
因田間濕度大,群體大的麥田要注意白粉病、銹病的發生,天晴后,要用殺菌劑、殺蟲劑、葉面肥混合噴霧。他特別強調葉面肥的使用:每畝使用150克磷酸二氫鉀、50克含氨基酸或腐植酸水溶肥料和殺蟲劑、殺菌劑混合噴霧,防病防蟲防干熱風,促養分向籽粒轉運,促灌漿增加千粒重。
針對有可能發生的白粉病、銹病、赤霉病,甚至根腐葉枯病、莖基腐病等,每畝地用8ml戊唑醇、30g吡蟲啉、200g磷酸二氫鉀、兌水50公斤,對葉面均勻噴霧,并且間隔5-7天后,進行二次噴灑。“一噴三防,既防病防蟲防干熱風,還促進灌漿,同時,對農民而言節本省力,綜合效應比較好。”
麥芒干枯如何防治?
俗話說:“麥芒白一白,產量減一百”.說明麥芒對小麥產量有重要影響。不要小看一根根很細的麥芒,由于它距離小麥籽粒較近,麥芒內的維管束與籽粒直接相連,使得營養能高效的向籽粒聚集。麥芒提前干枯,蒸騰作用減弱,光合作用降低,從而造成小麥減產,據試驗,小麥一般可減產5~10%.因此對于麥芒出現枯死的麥田,可以用磷酸二氫鉀+微量元素水溶肥,定期噴施小麥葉片,就可有效降低產量損失。
來源:農資寶典編輯;邯鄲市永年區報農種植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