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雪節氣過后,西北風開始成為我國廣大地區的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溫度降低,大棚保溫被開始覆蓋,通風減少,棚內濕度大幅增加,露水成為棚內長期存在的問題,對霜霉病、灰霉病等喜濕型病害發生有利。那么小雪節氣后,大棚管理注意啥?
溫度“斷崖式”下降保溫被搭蓋講方法
1、防前臉處漏溫:棚室前臉是漏溫的一個關鍵區域,由于前臉覆蓋物容易受到地面濕氣、棚膜破損后溢出濕氣的侵蝕,覆蓋物老化過快,在冬季低溫季節容易結冰,使得前臉的保溫性降低。
2、防入口處漏溫:因建造習慣的不同,大棚入口的位置也不一樣,有的設在前臉處,有的設在山墻后側,有的則設在后墻一側。棚口設在前臉處的,可在門外面加蓋一床草苫或保溫被,以減少熱量外散;棚口在山墻后側的,則可在通道兩側各設置保溫被門簾;設置在后墻上的,盡量建造一間棚頭小屋,避免冷風吹進棚,也避免棚溫的降低。
3、防風口處漏溫:在棚室放風口設置擋風膜避免棚溫快速降低。膜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活動的。建議菜農盡量設置成活動的,可以通過擋風膜上下自由活動達到輔助調節放風的目的。放風口設置擋風膜,除了具有保溫作用外,還能避免蔬菜被冷風直吹,減少果實皴皮的發生。
棚菜也怕“腳底涼”提升地溫有辦法
大棚蔬菜栽培時,保持地溫的恒定至關重要。在冬季要想提高地溫或保持地溫穩定,不防這么做。
1、適當提升氣溫,以此促升地溫:做好棚室的日常保溫工作。及時關注天氣預報,當陰雨天氣來臨前,若有幾天晴好天氣,可在正常棚溫的基礎上適當提高2-3℃左右,以此促升地溫。在進入陰天之后,便不會使得地溫降低過快。有條件的菜農可在棚室內安裝增溫設備,如暖氣、增溫燈等,穩定好棚室氣溫,就可以避免地溫降低。
2、覆蓋地膜:白色地膜對地溫的提升效果優于黑地膜。在覆蓋時也不能全棚密閉覆蓋,以免影響透氣性。建議菜農在地膜覆蓋時,一定要注意起拱。可以在種植行中間南北向扯上一根鋼絲,然后覆蓋地膜,或者每隔2~3米插一根鋼條撐起地膜。操作行則鋪上秸稈或稻殼。
3、適當追施有機肥:像豆餅、豆粕、蔴糝等有機肥完全可以在蔬菜生長中后期增施。同時配合發酵菌劑的使用,有機肥在土壤中分解釋放熱量,也對地溫的保持有良好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有機肥雖好,但在發酵時能產生大量的熱,非常容易燒根。提醒使用這類有機肥的菜農,一定要將玉米面、豆子等充分腐熟后再使用,這樣比較。
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傳播
1、提高秸稈用量:作物秸稈如粉碎后的麥秸、玉米葉等有良好的吸濕效果,同時可以降低土壤蒸發量,使土壤的保水時間延長。建議菜農可將操作行中覆蓋在秸稈上的地膜去掉,然后提高秸稈的使用量。
2、前臉設置擋濕膜:對于前臉濕度的降低,菜農一直沒有較好的處理辦法。所以及時擋住濕氣可降低前臉病害的發生。一般來說可在前臉垂直懸掛地膜擋濕。地膜上部要與鋼絲連接,下部要用土壓實,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既能夠阻擋濕氣向棚內傳導,又能夠阻止棚內熱量的散失。
3、改善棚膜的流滴性:已經安裝到大棚上但流滴性差的棚膜,菜農可以及時更換新棚膜,如果無法更換棚膜,可以向棚膜上噴施一些成品流滴劑,也可噴施有機硅,改善棚膜的流滴性。棚膜滴水嚴重的棚室,菜農可以在棚內蔬菜上方設置二膜,呈南低北高狀,使滴水沿著二膜流到大棚前臉處流下。
4、使用膜下節水灌溉:冬季使用節水灌溉對降低棚內濕度有非常好的效果,特別是覆膜后形成的膜下節水灌溉,降濕更為明顯。在地下水條件好的地區,應大力推廣膜下節水灌溉的應用。除了采取膜下滴灌外,還要注意澆水的時間、次數及用量。冬季澆水一定要選在晴天的上午進行,每次澆完水后都要適當通風排濕,并注意少量多次,嚴格控制澆水量,以防棚內濕度過大。
5、改變用藥技巧:冬季病害多發,選擇噴藥技巧的關鍵是不增加棚內濕度或者是減少濕度。傳統的用藥技巧是噴施,但在冬季通風時間縮短的情況下,噴施勢必加大棚內濕度,降低了用藥效果。建議菜農改變用藥技巧,采用全自動噴藥機、彌霧機,噴粉機、煙霧劑、空氣消毒片等形式,提高用藥效果,也不會提高濕度。
如何預防冷害?發生后怎樣處理?
蔬菜發生冷害后,次日要進行緩見光、緩升溫的辦法,如采取拉花苫或者拉起1/3-1/2的保溫被,避免受害組織在溫度突然升高后,反而更不易恢復正常。棚內溫度過高必須放風時,一定注意放風口不要一次拉得過大,要緩慢地把溫度降下來,以防放風過急,造成更大危害。
植株受冷害后,不要立即澆水追肥,可在天氣轉好后3-4天,追施甲殼素、氨基酸等養根性產品,配合高氮全水溶性肥料,促進根系再生。
另外,要注意葉面追肥,可在受害后立即噴灑甲殼素1000倍、全營養葉面肥500倍、白糖100倍等,既能改善作物的營養狀況,又能增加細胞組織液的濃度,增強植株耐寒抗凍能力,促進恢復生長。
以上就是氣溫驟降,冬季大棚蔬菜該如何管理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