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楊梅青枯、凋萎?再急你也得慢慢來
2004年以來,在浙江瑞安、黃巖、仙居、臨海、天臺等楊梅產區首先發現一種突發性枝葉凋萎的新型病害,并有逐年加重之勢。楊梅枝葉凋萎病為系統性病害,不同于楊梅根腐病、根結線蟲病,發病樹體2-3年相繼枯死,并有不斷蔓延擴展的趨勢。
楊梅枝葉凋萎具體是什么癥狀呢?該病主要在夏末秋初開始出現,首先樹體上冠部枝梢出現零星葉片急性青枯,之后頂部、外圍枝條及內膛枝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始現病癥多數在幼嫩枝梢中上部位,癥狀初現時青枯葉片凋而不落,隨后漸漸枯死直至1-2個月后落葉,從而影響楊梅樹勢,樹干以及根的木質部變褐色。
為什么說楊梅凋萎病再急也要慢慢來呢?前面介紹過該病是系統性病害,不像一般的病,用藥連續噴幾次就能控制住。凋萎病發病后,年用幾次藥,感覺病情控制住了,第二年停藥后,春季發病癥狀有所減輕,甚至可正常抽梢生長與結果,與正常枝梢無異,但到秋季又會出現更為嚴重的癥狀,發病枝梢增加、樹勢進一步變弱,病情逐年加重,如此反復2-4年后整株枯死,并伴隨枝干韌皮部開裂,根系枯死。為什么年用藥控制住了,第二年又復發而且更重呢?原因在于單純的只是治標不治本。楊梅是淺根系作物,除枝葉受損、凋萎外,由于南方多梅雨天氣、雨量大,梅雨期結束后又持續晴天、烈日高溫,根系生長逆境較重,易造成根腐。作物一旦染病進入不良狀態,生長勢下降,噴幾次劑很難逆轉長勢。另外,楊梅生長期管理大多有輕肥少藥且夏季用藥的特征,導致見病治病為時已晚,夏季用藥效果較差的問題。
綜合上面分析,楊梅枝葉凋萎病的防治不僅要,更重要的是營養復壯株體,扭轉樹勢弱的問題,恢復健康的生長勢。制劑在的基礎上,有醫養結合的作用,其所含的多糖類、多肽類、生物堿、蕓苔素、皂苷類、多硫化合物等多種成分既具有、修復傷口的特點,又具有直接為作物提供儲備養分,促進展葉、生根,營養復壯樹體,建立作物生長良性循環的優勢。生物菌劑能疏松、活化土壤,提高土壤透氣性和肥力。在此基礎上,堅持周年用藥,年用藥見到效果了,第二年不能見好就收,依然要堅持用藥,調整樹勢。否則第二年發病依然很重。具體該怎么防治呢?
選擇用靚果安、大蒜油在樹體開始萌動前噴藥1-2次、春梢生長期噴藥2次、夏梢和秋梢生長期各噴藥3次,間隔期15天。嚴重的除復配化學藥外,可以用青枯立克、沃豐素和地力旺灌根1-2次。此外,5月初、8月初分別用0.1%-0.4%硫酸亞鐵溶液和沃豐素于樹冠噴霧1-2次,效果較好。
平時農業操作時該注意哪些問題:
(1)冬季清園。每年11月至翌年2月,先用專用剪刀或鋸子將病枝、枯枝等采用疏刪方法進行冬季修剪,再清理(深埋或燒灰)地上落葉、落枝,全樹冠、全樹盤噴灑潰腐靈。根據危害程度每年噴1-3次,每次間隔1個月。
(2)挖除病株。對因該病引起枯枝嚴重的植株,要立即挖除,就地燒毀處理,以減少楊梅園的互相傳播。
(3)合理修剪。由于該病屬系統性病害,具有近距離傳播特性,植株感病后的病部周圍木質部變褐色,病株在任何時候修剪均需專用剪、專用鋸,且要及時用潰腐靈涂抹傷口。及時清理(燒毀)剪除或鋸去之枝葉與落葉。因此,對輕度或中度感病后的枝葉,建議暫時不要剪除或鋸去,待該病康復后方可。對健壯成年樹,如需大枝修剪時其量不宜過大。
(4)配方施肥。嚴格控制“等量氮磷鉀復合肥”施用,適當進行“氮鉀配方”施肥,注重“硼鋅鈣鉬等中微量元素”施肥,培養中庸健壯樹勢。調整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持樹體良好生長。
(5)適當控梢。東魁楊梅因生長過于旺盛而不易結果。因此,很多生產者常采用多效唑,或采用多次人為剪除、摘除方法對秋梢專門進行壓梢、控梢,雖然短期效果較好,但此類方法如常年累月,終將導致病纏樹體。可采用拉枝、撐枝、彎曲等方法,讓樹冠通風透光,讓易著果的內膛枝、下垂枝、平行枝先行結果,以“果”壓“梢”,保持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平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