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磷(triazophos)為上世紀70年代德國赫希斯特公司開發的一種有機磷類農藥,具有廣譜的殺蟲(蛾)活性,對線蟲具有一定的殺傷作用。我國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制, 1992年取得制劑首次登記,1994年取得原藥首次登記,隨后很快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廣泛用于防治水稻、棉花、小麥、果樹等作物上的鱗翅目害蟲、害螨、蠅類幼蟲及地下害蟲等。
三唑磷在我國大面積推廣應用已有20多年,使用范圍廣、頻次高、用藥量大,因其大量使用而導致的殘留超標、水生物中毒、抗藥性及再猖獗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引起了有關專家學者和農藥管理部門等方面的關注和重視。
在此基礎上,本文概述了我國三唑磷登記與生產基本情況,分析查找了三唑磷使用的風險點,并結合我國當前三唑磷生產、使用和出口現狀,對加強三唑磷風險管理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供農藥科學管理和使用參考。
國內外登記情況
國內登記情況
據中國農藥信息網查詢,截至2017年4月10日,三唑磷有效狀態的登記產品 399個,原藥19個,制劑380個(單劑148個, 復配劑232個)。登記作物以水稻、棉花為主, 此外還包括小麥、柑橘、蘋果和荔枝樹、草地等。登記在水稻上用于螟蟲、稻水象甲、稻癭蚊等防治的產品350個,在棉花上用于棉鈴蟲、 紅鈴蟲等防治的產品32個,在小麥上用于蚜 蟲、紅蜘蛛、吸漿蟲等防治的產品4個,在柑橘樹上登記4個產品用于防治紅蜘蛛,在蘋果 樹上登記1個產品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蟲,在荔枝樹上登記3個產品用于防治蒂蛀蟲,在草地 上登記3個產品用于防治草地螟。
國外登記情況
據查詢,三唑磷及其有效成分主要在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印度尼西亞、約旦、孟加拉、索馬里、吉布提、也門、埃及、南非、安哥拉,巴拿馬、尼加拉瓜、厄瓜多爾、洪都拉斯、哥斯達黎加、圭亞那等亞洲、非洲和中美洲的一些國家有登記使用。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沒有三唑磷及其有效成分的登記。歐盟國家對農藥使用及管理較為嚴格,從1991年起歐盟委員會陸續發布指令,對各種農藥的使用要求、評估程序及階段性計劃作了詳細規定。2002年11月20日,歐盟委員會再次發布了歐盟第2076/2002號法規,從2003 年7月25日起停止使用包括三唑磷在內的350 種農藥。三唑磷主要基于殘留、健康和生態環境等問題列入歐盟禁用農藥名錄。
三唑磷生產、銷售情況調查
2016年,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組織各省農藥檢定機構對三唑磷等8種高風險老舊農藥進行了生產銷售情況調查,浙江省農藥檢定管理所對全國255家企業385個三唑磷登記產品生產、 銷售情況進行了梳理、匯總與分析。
三唑磷原藥
據調查統計,有效登記狀態的三唑磷原藥19個產品,其中13個產品沒有生產,僅有6個產品有生產(原藥含量均為 85% )。
從生產量來看,近3年呈略下降的趨勢 (圖2), 2013年生產量(折百)6 843.9噸, 2014年6 051噸,2015年5 523. 5噸。從銷售情況來看,主要在國內銷售(年銷售量3 700 - 4 104. 88噸),約占總生產量的70% ;出口占總產量的30%左右(2013年32.71%、2014年28.34%、2015年30. 87%),主要銷往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巴拿馬等亞非拉國家和地區。
圖1 近三年全國三唑磷原藥生產銷售情況
從各省登記和生產情況看,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江蘇、山東、湖南、福建8個省有原藥登記,其中江蘇、山東、湖南、福建4 省企業基本沒有生產,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 江西、湖北4省生產,涉及生產企業6家(浙江和江西各1家、安徽和湖北各2家),分別為浙江新農、江西農喜、安徽繁農、安徽生力、 湖北沙隆達、湖北農昴。
從6家企業生產情況看,2015年湖北農昴的產量為1586噸,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安徽繁農1 463噸、江西農喜975噸、湖北沙隆達905 噸、浙江新農449噸、安徽生力的產量小為 95.5噸;湖北沙隆達的全部出口,安徽繁農和安徽生力的全部在國內銷售,其余3家企業出口比重占總產量的20.18% -42.56% (表1)。
表1三唑磷原藥主要生產企業近三年生產銷售情況
三唑磷制劑
共調查統計了 366個產品, 2013 -2015年平均產量穩定在1.3萬噸,其中 2013 年13 142.98 噸、2014年 13 079.08 噸、 2015年13 038. 88噸,主要在國內銷售,內銷約占總產量的90%;僅江西、湖北、安徽3省有少量的出口(2013年1 206.9噸、2014年1364. 24噸、2015年1587噸),出口僅占總產量的 10%左右(9.18% -12. 17%),(表2)。
單劑139個,劑型主要有乳油(132個)、 微乳劑(5個),水乳劑(2個);各劑型的含量主要有8%、15%、20%、25% (微乳劑), 15%、25%(水乳劑),15%、20%、30%、40%、60% (乳油)。
復配劑227個,主要與毒死蜱、辛硫磷、阿維菌素復配的產品為主,與敵百蟲、稻豐散、 水胺硫磷、馬拉硫磷、殺蟲單、仲丁威、高效氯氰菊酯、聯苯菊酯、氯氰菊酯、吡蟲啉、噻唑酮、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藥劑有少量的復配產品。
從各省制劑生產情況來看,2015年共有20個省份涉及制劑生產,生產量的省份為江西(4 319.5噸),其次為廣西(1826.6噸); 山東、廣東、浙江、湖北、江蘇、四川、安徽7 省生產量依次遞減(631.28 -997.89噸);河北、湖南、河南、重慶4省在129.95-468噸間;福建、陜西、貴州、遼寧、上海、黑龍江、北京7省(市)有少量生產(表2)。此外,天津、山西、內蒙、吉林、海南、云南、甘肅、新疆、青海、寧夏等10個省(市、區)沒有制劑生產。
表2 各省三唑磷制劑近三年生產銷售情況
浙江省三唑磷登記、生產、銷售情況
據調查,浙江省現有12家農藥企業涉及三唑磷原藥和制劑登記,共登記產品29個,其中原藥5 個,制劑24個。
原藥有4家企業登記。僅1家企業(浙江新農)有原藥生產銷售,其余3家(浙江富農、東風化工、一帆生物)有登記無生產銷售。 2013年原藥產量573噸,其中國內銷售447噸, 出口 112噸,出口比重為19. 5%; 2014年產量 373噸,與上年相比下降了 200噸,產品幾乎都 用于內銷,無出口; 2015年小幅回升至449噸,國內銷售330噸,出口 119噸,占比26. 5%, 主要銷往印度、巴基斯坦、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制劑產品登記24個,其中單劑13個,劑型有15%微乳劑和20%、30%、40%乳油;復配劑11個,主要與毒死蜱、辛硫磷、阿維菌素、氟氯氰菊酯、馬拉硫磷等農藥復配,劑型均為乳油。近三年制劑產量逐年遞減,2013年為1164噸,2014年(856.7噸)較上年下降了26.4%, 2015年(834噸)與2014年基本持平,全部用于國內銷售,主要銷往江蘇、山東、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廣東等省市。24個制劑產品中僅有10個產品(單劑3個、復配劑7個)有生產銷售,其余14個產品(單劑10個、復配劑4個)近三年來均無生產銷售。2015年生產量居前三位的分別是浙江新農生產的20%三唑磷乳油(403噸)、海正化工生產的20%阿維?三唑磷乳油(186. 2噸)、浙江新農生產的30%唑磷?毒死蜱乳油(133 噸),三個產品的產量占總產量的86.54%;其余7個產品為少量生產,其產量在6. 9 -42噸之間。
發現的風險問題
三唑磷殘留易超標
在2014年2個省提供的風險評估監測中,存在三唑磷產品殘留超標問題。近年來農業部性評價項目證明,三唑磷在水稻田應用存在殘留超標風險;農業部農藥面源污染監測結果表明,浙江、江蘇、江西、廣東、湖南等省三唑磷在土壤、水樣等環境樣本中為檢出頻次的農藥品種之一。
對水生生物毒性高
據報道,三唑磷原藥對魚、蝦、蟹、蚤、藻等水生生物急性毒性高。
引起稻飛虱再猖獗發生
大量的研究表明,三唑磷防治水稻、小麥害蟲時會對褐飛虱、 白背飛虱、灰飛虱及天敵造成影響,引起稻飛虱等非靶標害蟲的再猖獗發生危害。
對螟蟲的抗性
水稻螟蟲對殺蟲單、殺蟲雙產生抗性后,三唑磷很快成為防治水稻螟蟲的替代藥劑。隨著大量單一的使用,三唑磷的抗藥性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防治水稻螟蟲的效果明顯下降,不能有效控制水稻螟蟲的發生危害。
加強三唑磷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
加強三唑磷等老舊農藥使用風險的跟蹤、監測與預警,是有效管控其風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重要的監管措施;鑒于三唑磷及其復配劑登記產品數量多、同質化現象嚴重、持證不生產等實際情況,要充分發揮農藥登記的杠桿調節作用,嚴把三唑磷等農藥的新增登記、登記延續、再評價等農藥登 記管理的關口;加強三唑磷等高農險農藥的經營管理;加強三唑磷等用藥技術的培訓指導。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