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進入小麥返青期,這個時候小麥的多種病蟲害也開始萌發,小麥返青期病蟲害的主要防治對象為紅蜘蛛、麥蚜、紋枯病、白粉病、葉銹病等,而應重點監控的是紅蜘蛛、紋枯病和白粉病。
紅蜘蛛
小麥進入返青期,在干旱少雨的氣候條件下,對紅蜘蛛的發生有利。防治不力會使小麥葉片出現黃白色小點,紅蜘蛛吮吸葉片中的營養物質后,造成小麥生長不良,植株發育受阻,在大發生時會出現干枯死苗情況。因此,進入返青期如果天氣干燥就應加強監測,如果33厘米長有螨量達200頭,或每株有螨6頭時,就應及時開展藥劑防治。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或15%噠螨靈乳油、40%氧化樂果等噴霧防治。另外,小麥紅蜘蛛有受驚落地的習性,可結合麥田澆水將蟲體振落,利用灌水將其淤死和淹死,降低其發生量。
蚜蟲
蚜蟲除直接危害小麥造成減產外,還是傳播小麥黃矮病的媒介,在春后氣溫回升,雨水適宜時會大發生。主要集中在莖、葉和以后的穗部刺吸危害并排出蜜露,影響光合作用,蚜蟲嚴重危害后會使葉片發黃,甚至整株枯死。防治時選擇對口的低毒低殘留藥劑,有利于保護天敵資源,減輕麥田蚜蟲的發生與危害,一般當百株有蚜達到1500頭,益害比1:80以上時,或僵蚜率30%以下時,每畝用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或10%吡蟲啉10克,或5%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液噴霧防治。
紋枯病
紋枯病在小麥各生育期均可發生。小麥出苗后,在土壤中越夏的病菌侵染麥苗的地下莖和莖基部葉鞘;到小麥返青后,愛害麥苗基部葉鞘上出現淺褐色橢圓形或菱形病斑,中部灰色,邊緣褐色,有的病斑輕度縱裂;小麥進入拔節期,是紋枯病侵染莖稈的時期,主要發生在植株莖基部,癥狀隱蔽,容易被忽視而錯過防治適期。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是返青拔節期,通常在2月下旬施藥。如果以后以陰雨天氣為主,是紋枯病隨水平擴展的重要時期,如不防治,病菌會侵入小麥基部莖節危害。可每畝用5%井岡老霉素水劑500克或16%井岡.咪鮮胺可濕性粉劑40-50克噴霧防治,每畝用水量50公斤以上。重點噴遭紋枯病侵染的莖部,早上帶露水噴到病部;如果上年麥田白穗較多,應防治小麥紋枯病2次以上,次在病株率達20%-30%時施藥,7-10天后再次施一次藥。
白粉病
小麥受白粉病菌侵染后,隨著病情發展,葉片上出現黃色小點,而后逐漸擴大為近圓形或橢圓形病斑,表面覆有一層白粉狀霉層,后期白粉狀霉層逐漸由灰褐色變為黃褐色小圓斑,白粉病防治不力可造成小麥枯死,發病嚴重的病株矮而弱,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而小。春季氣溫回升快,如果遇雨較多時常會引起大發生,防治白粉病一般抓住在小麥白粉病病株率達到15%,或病葉率達到5%時,每畝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75克,對水60公斤噴霧防治。禾技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含嘧菌酯25%、戊唑醇50%,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較好。一般每畝用藥10-15克,折合每畝用戊唑醇純藥5-7.5克,嘧菌酯純藥2.5-3.75克。對防治白粉病效果較好。但需注意在白粉病菌對戊唑醇等唑類殺菌劑產生抗性的小麥種植區,使用該藥對白粉病效果不穩定,應改用其他有效藥劑。
銹病
葉銹病在小麥全生育期均可侵染發生,主要危害葉片,很少發生在葉鞘和莖稈上。該病一般在3月份開始發生,3月份以后發生的較多。該病病菌主要從外地傳入,但在夏季溫度偏低、雨水較多的情況下,病菌也能在本地自生麥苗上越夏。葉銹病病菌容易在本地自生麥苗上越夏,到秋季侵染小麥秋苗,麥苗易受病菌侵染的時期拉長,再加上2015年晚秋小麥播種后陰雨天較多,田間濕度大,有利于越夏的葉銹病病菌侵染。另外,小麥苗期受到漬害,根系發黃,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也有利于葉銹病發生。目前種植的小麥品種多為抗病品種,但在菌源充足和春季雨水多時,仍有可能引起小麥銹病流行,一般以葉銹病發生較多,病葉正面出現近圓形桔紅色夏孢子堆,病斑小,不規則散生,后期在葉背散生暗褐色橢圓形的冬孢子堆。當田間銹病病葉率達到5%時,可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或20%粉銹寧乳油噴霧防治,效果較好。
關于小麥返青期病蟲害的防治方法,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上文可以為您提供幫助。